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首次!水届“诺贝尔” 花落黄孝河
湖北日报 2024-08-17 21:09:18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文辉、通讯员翟岩、张思聪)8月15日,国际水协2024世界水大会暨展览会在加拿大多伦多闭幕。本次大会共颁出18个年度项目创新奖,由武汉市水务局实施,中建三局牵头投资、建设、运营的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简称黄孝河二期项目)从来自34个国家的10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卓越的项目执行与交付”类银奖。

颁奖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国际水协是全球水环境领域最高学术组织,其颁发的项目创新奖被誉为水届“诺贝尔”奖,创立于2006年,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发现全球水行业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杰出工程和项目,鼓励更多专业人士参与探索全球水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银奖奖杯。(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湖北省首次夺得该奖项。黄孝河二期项目于2022年8月建成投用,项目坚持流域同治理念,开展污涝同治、河岸同治、水城同治,针对黄孝河、机场河流域行洪排涝压力大与水污染两大痛点,实施20个子项工程,包括建设3个共计45万立方米的地下调蓄池,相当于214个标准游泳池;打造全国首个在线智慧水务平台,集成流域内63个厂站设施的2000余个运行数据,设置模拟软件,根据天气预报预测未来2小时内可能发生的水环境及水安全风险,实时调度。

常青公园CSO地下调蓄池。(受访单位供图)

智慧水务平台。(受访单位供图)

两年来,该项目累计处理污水6681.3万吨,相当于半个东湖的蓄水量,同时削减入河悬浮物7711.25吨、氨氮952.69吨、总磷163.12吨;成功应对145场降雨挑战,包括大雨及以上强降雨30余场,启动调蓄池系统93次,调蓄雨污水量总计3420万吨,显著削减两河流域溢流污染。

治理后的机场河明渠。(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1至4月,黄孝河、机场河水质均达到Ⅳ类标准。

责任编辑:赵莎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