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鹏程 曾祥威 )柳林乡位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这里孕育了八百里堵河,62亿立方米的甘泉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送往北京。丹水浩荡,南北情长。近年来,柳林乡努力当好中线水源工程的守护者和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绝不让一滴污水入河”,柳林干群思想统一,发出同一个声音:“汇一片丹心护清水北上!”他们,因肩负这一庄严使命而倍感骄傲;他们,用自觉行动书写保水护水的壮丽篇章!
坚持“三个到位”,起笔生态蓝图。一是认识到位。把污水治理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点工作,作为落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政治任务,纳入重点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强力推进。二是严格督查,确保责任到位。成立工作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落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压紧压实污水治理责任,确保污水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三是树立典型,学习到位。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柳林中心管理站站长袁孝文为榜样。作为一线生态保护工作者,他全年巡护里程达6000多公里,被群众和同事亲切地称为“铁脚板”!从1995年6月从农校毕业回到家乡,到2023年6月被十堰市政府授予“最美守井人”荣誉称号,通过28年的坚守成为高高飘扬在堵河源上空的一面生态大旗!
“让堵河水清岸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柳林乡堵河源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队员谭远林对保护堵河有着切身体会,他力所能及地组织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堵河源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堵河两岸环境卫生,为建设美丽家乡出力。
落实“三级管护”措施,守护碧波清流。柳林乡把污水治理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点工作。“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启动以来,我们跑遍了全乡所有排污口,通过现场勘察、科学设计、严格把关,确保污水处理池质量过硬,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彻底结束了人畜粪便直排的现象。”该乡分管环保的组织委员王闻起说道,“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启动后,我们村成立了党员干部护水队,常态化开展库区清漂、河道巡查、卫生保洁宣传”该乡洪坪村党支部书记肖连军表示。在该乡墨池村,笔者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垃圾桶,村民已经习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村民董存新说:“以前我们的生活垃圾都是房前屋后丢,不仅占位置还有蚊虫乱飞,现在塑料瓶子和纸壳我们单独放,厨余垃圾丢到指定垃圾桶,不仅能卖钱,村里还给我们攒积分,积分还能兑换洗衣粉、肥皂这类生活用品,还怪好的嘞”
抓好“三个治理”,谱写北流长歌。柳林因水而起、因水而美、因水而宜。曾经那些垃圾漂浮、水体黑臭、为人诟病的河湖,经过有效治理已华丽转身,水清岸美。如此的蜕变,源于“三个治理”。专项治理。针对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等重点难点工作,近年来累计整合资金元,完成了等处黑臭水体治理;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完成了水毁修复、堤防整修加固等防洪工程;并开展了等小流域专项治理。成立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开展了支沟专项治理。近年来,累计整合资金200余万元,完成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提档升级2处。建成农村分散式化粪池129座,管网改造延伸3100米。
源头一滴水,家国万里情。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柳林乡准确把握守水护水面临的新要求新期待新挑战,尽职尽责、善作善成,全力当好堵河源头“守井人”,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