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文理学院:襄阳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16 09:45:15


湖北文理学院校区(资料图片)

湖北文理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5月的湖北省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3月,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襄樊学院;2000年7月,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襄樊学院;2012年2月,襄樊学院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66年的办学历史,见证了襄阳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应需而建

——开创襄阳 高等教育先河

1958年以前,整个鄂西北地区都没有开办高等教育,中小学教师也严重匮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培养中等教育师资队伍,1958年5月9日,湖北省教育厅确定在襄阳专署设二年制师专,即湖北省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校址位于今襄城区运动路,与原襄阳师范学校共用校舍,合署办公。开办之初,学校从原襄阳师范学校抽调教师15名,由湖北省教育厅直接分配教师4名,设中文、数学二科,首年招生150人。

1962年6月,为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襄署文教局决定将湖北省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襄阳师范学校,改办中学师资培训班。

1975年秋,为适应襄阳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襄阳地区师范学校内附设高等师范班,设政语、数理两个专业,学制三年。1977年,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93号文件批准,襄阳高等师范班改为武汉大学襄阳分校。

1978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示,教育部同意在原武汉大学襄阳分校的基础上,恢复建立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校址从襄北乔洼迁至襄阳城西古隆中旁。学校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五个专业,学生规模为900人。

1993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文通知,将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本地区中学教育师资为宗旨。

20世纪80年代的襄樊市,工业发展迅速,荣登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之列,迫切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1982年底,襄樊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一所新型的地方大学,培养工业发展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1983年2月,襄樊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襄樊职业大学建校筹备领导小组,拿出在樊城区建华路刚刚盖好的市政府大楼、计委大楼等作为办学场所。

1983年9月10日,襄樊职业大学成立大会暨首届学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建校初期,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队伍主要来自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建成后,该校长期坚持以地方发展为宗旨,积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原襄樊教育学院是一所具有师范性质的成人高等学校,是全市在职初中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基地。1981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襄樊市教师进修学院,校址在樊城区中原路。

1983年11月,襄樊市教师进修学院与襄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襄樊市教师进修学院。1987年6月,经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批准,襄樊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襄樊教育学院。1997年5月,襄樊教育学院在全省成人高等学校评估中名列榜首。

合并组建——襄阳第一所省属本科高校诞生

1998年3月19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一所全日制、多学科本科院校——襄樊学院,从此结束了襄樊没有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开启了襄樊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组建后的襄樊学院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体制,继续承担原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襄樊教育学院的师范教育和成人教育任务,同时保留和发展原襄樊职业大学所形成的高等职业教育。主校区设在原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3月,合并后的襄樊学院建立了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4月7日,由湖北省教委领导主持召开了省市共建襄樊学院座谈会。4月8日上午,学校在隆中校区运动场举行襄樊学院挂牌庆典仪式。来自教育部、湖北省教委的领导,以及襄阳“四大家”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500余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1999年5月,襄樊学院对学科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原三校的26个系、部、中心调整为12个教学系、1个公共课部、1个现代技术教育中心,设9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分属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

2000年,襄樊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并入襄樊学院,组建襄樊学院美术学院。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襄樊学院与襄樊三和服务中心合作成立了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7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辟了对外合作办学之路。

2008年5月,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喜获优秀等次,这意味着该校在本科教育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学院更名——开启地方综合性大学创建新征程

2011年8月,襄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襄樊学院要创建综合性大学,并将其列为襄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九大支撑工程之首。

2012年2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襄樊学院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2月24日,襄阳市政府和湖北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创建综合性大学的论证报告和建设方案。随后,省市两级政府将支持学校创建综合性大学纳入发展规划,开启了襄阳市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2013年3月,该校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正式出台了《湖北文理学院创建综合性大学工作方案》,并召开全校创建综合性大学动员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2018年3月2日,该校一届五次党委全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湖北文理学院全面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的办学定位,强化了“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的办学宗旨。

2018年5月,湖北文理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意味着学校的办学层次跃上新台阶,迈出了综合性大学创建的关键一步。

如今,湖北文理学院有教职工1669人,专任教师近1180人,获评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98人,获博士学位的教师有461人,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已近2万人。同时,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另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开设本科专业5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

来源:襄阳晚报

责任编辑:曾庆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