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飞起来到忙起来,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光谷低空,每天测试100多架次无人机
湖北日报 2024-08-13 07:49:4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邱亭

根据赛迪顾问统计,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约为3.5万亿。不久前出台的《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湖北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

2022年,光谷与普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宙科技”)携手开启全国首个“共享无人机”联合试点工程——武汉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的建设。一键交通巡查、实时环保监测……如今,在光谷低空,每天就有100多架次无人机进行测试,从飞起来到忙起来,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无需后台操作,无人机自动喊话

“亲爱的市民朋友,请远离危险水域,谨防溺水事故发生……”8月12日上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马驿水库上空,一架无人机来回盘旋,对着正在水库中游泳的市民“喊话”。

这是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普宙科技的承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二期测试现场,无人机正在进行夏季防溺水巡查。与以往不同,这次“喊话”不是后台人工操作的,而是无人机自动识别发出的。

“当它在禁游区巡查时,会根据现场画面自动识别出‘有人在水里游泳’,然后触发预警机制‘隔空喊话’。如果人一直不走,就会一直‘喊’,同时把信息传给后方指挥部,提醒相关人员做进一步措施。”普宙科技项目总监常雷说。

去年5月底,上述项目一期完成验收。东湖高新区政数局统筹区城管局、环境水务局、交通大队等6家单位,建起11套无人机自动机库,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火灾预警、环保巡查等多个场景。

据介绍,目前,国内低空经济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以森林防火、抢险救援为代表的应急类,以交管、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为代表的行业类场景,以“打飞的”为代表的消费类场景。

国内首创低空AI中台

目前,二期项目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内测阶段。每天,普宙科技出动30架无人机在天空飞行,测试100多架次。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

常雷介绍,二期建成后,将有186架无人机、128套自动机库,实现518平方公里的全区域覆盖。飞行频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规划航线超2000条。

届时,普宙科技将走进光谷的32家单位,共享无人机将在城市管理、环境水务、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交通管理、文化宣传、健康医疗等34个城市治理和经济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

与一期相比,二期不仅是无人机数量和应用场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技术和平台的迭代升级,可以提供更多自动化、无人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驱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二期项目运用了低空AI中台,这是国内首创的低空运营系统,集成了各式各样的算法程序,可让无人机执行多种任务。”常雷说。

以游泳为例,人若在江河湖库等禁游区游泳,无人机会识别出这是“危险”的,然后触发警报。但倘若人在露天泳池里游泳,无人机就会判断这是“安全”的,不会出现预警。

同时,无人机会有不同的场景识别功能。在工地上方,无人机能针对安全施工情况进行实时巡查;在居民楼上空,可对违建问题进行动态巡查;在森林巡检方面,能针对火灾进行及时的预警……

瞄准四个“国内首创”

据了解,普宙科技还与公安局、消防单位等积极探索共建接警联动机制。如接到报警电话,平台会根据事发地点距离、无人机电量、任务执行情况等自动选出最合适的无人机,实现3分钟到达目标地点,5分钟传回现场高清全景图,供后方指挥部作工作部署。

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机型也有所增加。据介绍,二期项目有垂起固定翼、多旋翼等多种机型,具有续航时间长、灵活度高等特点,可满足不同场景需要。

常雷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四个“全国首个”:首个低空物联全区覆盖,第一大低空使用量、数据量;首个低空无人机共用共享,第一次实现多部门统建统用,边飞边算,数据共享;首个低空与智慧城市多场景融合治理,是国内第一套完整低空运营系统;首个低空行业信息典型安全,国内工信部唯一提名的低空治理信息安全样板项目。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