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沙洋县五里铺镇:以“五动”促“五共” 探索“1+5+N”自治组织体系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13 23:56:32

近年来,沙洋县五里铺镇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以“共同”为核心理念,以“缔造”为行动特征,通过建立“1+5+N”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五动”促“五共”。2024年,结合西港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契机,发动流域6个村(社区)3540人加入“1+5+N”治理体系共建共管。

组织推动,发动群众共治

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成立五里铺镇西港河小流域党总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构建“小流域党总支——村(社区)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以湾组为单位建立党小组27个,推选党员中心户59户。

形成网格管理工作机制。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致富增收等内容,五里铺镇建立了“1+5+N”群众自治组织体系1个群众议事+乡贤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五老协会、西港河流域治水协会5个自治组织+政策宣讲、产业互助、河岸治理、卫生检查、文体娱乐N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将治理网络覆盖到每家每户,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图片

宣传发动,凝聚群众共谋

以党小组为议事单元,由党小组组长兼任片区议事长,在湾组里搭建共商共议的议事决策平台,常态化开展“议进湾组”行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各村(社区)共召开湾组会70余次,发放《“保卫绿水西港,守护金山五里”倡议书》1000余份,《五里西港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征求意见表》700余份,收集梳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1500余条,对流域内村民实现了全覆盖。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可以营造乐民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造“幸福里食堂”“养老服务驿站”等惠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图片

愿景拉动,引导群众共建

改善环境就是造福人民。推行“1+2”清洁行动(每村1个重点湾组+厨房、厕所“2个革命”),组建卫生评比小分队,评选最美家庭、洁美家庭,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我们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发展“显灵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村民闲田进行规模流转、集中耕种,实现村民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增长”。截至目前,6个村(社区)共流转土地1507.86亩,惠及23个小组、300余户村民。此外,五里铺镇建立了强村公司,辖区4个村累计投入173万元成立了强村公司,通过与农机合作社共同经营的方式,为村民提供耕种防收一体化社会服务,既有效降低了亩均成本,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五里铺镇还开展特色种植,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务工增收,为村集体经济探索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枣店村发展行道树经济、赵集村建设温控大棚发展特色果蔬种植。

图片

机制驱动,激励群众共评

建立激励奖励机制,采用积分制管理,将群众的参与度进行量化和变现。群众在助力村(社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为都可获得相应积分。通过积分制管理和评比活动,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村集体建设的热情,让“积分兑换”成为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大舞台”。赵集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模式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积分兑换超市,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深受群众好评。

图片

活动促动,实现群众共享

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优势,优化服务能力,有效承接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五里铺镇成立了6个辖区村组工会,吸纳了2193人、开展了15场次活动。组建妇女议事会、成立七类妇女小组(邻里互助类、洁美庭院类、矛盾调解类、技能提升类、兴趣联谊类、身心健康类、亲子教育类)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依托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开展3轮“守护西港河”行动,举办“四点半学堂”+“希望家园”活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40余名留守儿童送温暖、送关怀、送陪伴。

图片

(来源:沙洋县五里铺镇)

责任编辑:曾成珺曦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