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马路经济到华中第一汤食产业园 汪集鸡汤煮沸了
湖北日报 2024-08-10 21:02:35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实习生严思琦、通讯员程雪菲)汪集鸡汤越煨越沸了!8月3日,规划面积120亩、总投资2.3亿元的武汉市新洲区汪集汤食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

把汪集鸡汤盘成生意的,是一位名叫吴冬秀的新洲农妇。1983年,吴冬秀用自己攒下的20元钱做本,搭个棚子煨鸡汤,开出了汪集镇第一家个体餐馆。此后,越来越多的汪集人从事煨汤生意,鲜美的鸡汤成为新洲马路经济的金字招牌。

到1998年前后,汪集鸡汤到达辉煌时期,用煤炉加工的小作坊一年能售出100多万罐。1999年,“汪集”商标注册,由汪集本地汤馆共同使用。但随着马路经济的萎缩,加上商品品质良莠不齐,这一招牌逐渐步入低谷。

“不能让老字号倒掉。”2018年,回乡能人程先利创办了汪集汤业食品公司。通过苦练内功,采用18米深的井水,420天散养的母鸡熬制,鸡汤清澈甘甜。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现代食品标准化理念引入全程,用易拉罐真空包装,保质期从7天延长至1年。爱喝汤的人,鼠标轻点就能买到品尝,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痛点。

以汪集鸡汤为爆款,这里又开发了武汉人最爱的排骨藕汤,适合滋补的肚片糯米汤、红枣鸽子汤。

为了将民间美食壮大成龙头产业,新洲区政府下足了功夫。汪集鸡汤成立了产业协会,70多个厂家和餐馆抱团,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统一物流,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湖北玉如意农业集团、武汉高龙科技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扎堆聚集成链。1000万只家禽集中屠宰交易项目落户,带动成千上万农民饲养的土鸡打开了销路。

新开建的汪集汤食文化产业园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区”“罐汤食品加工区”和“供应链管理平台”三大板块,一批企业纷至沓来。据悉,这里秋季还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煨汤节,与农文旅相结合,将武汉的传统煨汤文化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何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