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传统工艺碰撞现代技艺 让非遗木雕绽放异样光彩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09 15:36:08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尚书)木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非遗木雕手艺,是老一辈手艺人,通过师傅带徒弟,一点一滴传承下来的,到了“80后”“90后”这一代,他们掌握了新科技新技术,会怎么创新传承老手艺呢?

近日,在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80后”执行董事吴永振,正在研发用数控机床、3D打印技术,以此来完成传统木雕的快速量产化。吴永振的父亲是当地的木雕非遗传承人。一开始,吴永振的父亲还担心木雕的手艺无法传承,没想到几位孩子大学毕业后,会以别样的方式传承了他的手艺。

一次偶然机会,吴永振看到父亲雕刻一个镂空的楼阁,足足花费了两三个月时间,耗时又费力。“能不能让机器来代替人工呢?”通过不断研究、摸索,吴永振让机器来学习父亲的雕工手艺,然后批量生产的想法还真就落了地。

吴永振先是请厂里有15年木雕手艺的老师傅将样品做出去,通过3D打印、三维扫描和数控机床进行流水线作业,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老师傅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用数控机床一个月可以做10件,让效率几何倍增长。”

大冶木雕富有多样性,从传统雕塑、文旅展陈、非遗文创、公共艺术四个领域,满足不同人群对木雕产品的需求。吴永振在家里排行老大,他是理科生,两个弟弟学的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兄弟几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家把所学知识赋能到父亲所从事的木雕事业上,把木雕变成一个个文创产品,更受年轻人喜欢。

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展厅里,木制的收纳盒、印子粑模型、碗筷汤勺等文创作品比比皆,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该公司的木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成效企业代表产品参加展示展销,获得高度赞誉,吸粉无数。

“公司不光有木雕,还有铜雕等等,各项工艺都要慢慢引进回来,作为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走出去,还要活得更好,这样才有意义。”吴永振信誓旦旦地说。

如今,在三兄弟的共同努力下,木雕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碰撞,结合传统非遗和现代创意,将新兴木雕产品引入千家万户,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带动更多人就业。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石俊英表示,“把大冶石雕、木雕元素,融入到古建行业中,实现互相融合,不仅支撑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又与产业一起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化就业形态。”

责任编辑:陈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