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要下“开水”?为何高温和强对流一起来了?
湖北日报 2024-08-07 21:15:5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刘文婷

进入8月,湖北的天气舞台十分热闹。6日至7日,湖北省气象台连续两天拉响高温红色预警,宜昌、恩施、襄阳等多地暴雨、强对流、雷电预警信号齐上阵。有网友称:“为何又是高温预警,又是雷电预警?这是要下开水吗?”高温、强对流为何同时出现?7日,湖北省气象局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强对流、雷电预警信号齐上阵

6日和7日,湖北省气象台和武汉市气象台都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宜昌、襄阳、恩施、十堰等多地又先后发布了暴雨、强对流、雷电预警信号。6日夜间,武汉市出现了阵雨。

湖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王艳杰解释,盛夏季节,湖北常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白天气温快速上升,大气不稳定能量不断积蓄,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地形的辐合抬升等因素,可能引发局地对流天气。高温和雷雨在夏季经常同时出现。虽然高温之下雷雨频频,但是由于对流云团尺度小,生消迅速,持续时间短,仅受对流影响的局部地区气温会迅速下降,大范围高温天气不会得到缓解。8日至10日,省内大部地区高温天气持续,西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局地仍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平均最低气温排历史第一

据统计,7月16日至8月6日,全省平均高温日为1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天;期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30.4℃、35.1℃、26.8℃,分别较常年同期偏高1.8℃、1.7℃、1.8℃,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别排历史同期第2位和第1位。

出梅以来(7月15日—8月6日),全省平均高温日为1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30.3℃、35.0℃和26.7℃,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8℃、1.6℃、1.8℃,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位列历史同期第2位和第1位。期间先后有3轮区域性高温过程,分别出现在7月16—18日、7月21—27日、7月30日—8月6日,目前7月30日—8月6日这一轮高温已达较强等级,日最高气温≥35℃平均影响范围超60%县市区,过程极端高温40℃。

为何这么热?王艳杰解释,本轮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湖北自7月30日以来,副热带高压再次西伸北抬,逐渐控制我省大部地区,湖北上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少雨,高温天气自东向西开始发展加强。由于夜间最低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体感温度较高,所以感觉很热。

立秋后仍以晴热为主 6日,湖北大部地区出现35℃至39℃的高温天气,其中武汉、黄冈、黄石、咸宁等地城区最高气温超40℃。7日,热度更是拉满,截至17时,全省超七成的区域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过半数的区域最高气温突破了37℃,其中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等地局地突破40℃。

后期高温趋势如何?王艳杰介绍,预计8日至10日,我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天气持续,最高气温35℃至39℃,局部40℃以上;西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局地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1日以后,全省大部分地区多阵雨或雷阵雨,我省高温范围逐渐缩小,强度缓慢减弱。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气候评估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史瑞琴介绍, 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但我省仍然暑热难消。对我省来说,一般要等到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才会真正进入气候上的秋天,这与立秋节气相差了将近2个月。其实,7月下旬是全年最热的时段,其次就是立秋节气前后的8月上旬,目前我们还处于三伏天中,8月24日才会出伏,所以想要感觉秋凉恐怕为期尚早。常年来看,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全省常年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3℃以上,不过8月中旬以后,总体气温呈下行趋势,尤其是早晚将明显凉爽一些。

根据湖北省高温中暑指数预报,7—11日我省中东部大部地区高温中暑风险高。其中,7日鄂东大部为高温中暑较高至高风险区;8日开始高风险区进一步扩大,10日鄂东大部、江汉平原南部、鄂西部分地区处于高温中暑高风险区;11日鄂西西部基本退出高温中暑高风险区,鄂东大部、江汉平原南部、鄂西北东部仍维持高温中暑高风险。

责任编辑:陈诗璠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