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如果动物也有奥运会,谁会是奥运冠军?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7-30 20:19:24


如果动物

也有奥运会

PARIS

2024

 谁会是奥运冠军?


2024年巴黎奥运会已拉开帷幕

各国运动员正在各个竞技场上进行比拼

在奥运赛场不断突破极限

如果武汉自然自然博物馆的动物们

也来举办一场奥运会

它们又将会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呢?

一起来看看吧!


01/   


短跑冠军——猎豹



猎豹,为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能在3秒内达到最大速度110千米每小时,被称为动物界的“短跑冠军”。获此殊荣的秘诀在于它小而轻的头骨、瘦长的身体以及像弹簧一样容易弯曲的脊椎骨,既有利于快速启动,又能减小奔跑时的阻力。



作为食肉目的一员,猎豹的食物主要来自草原上数量众多的羚羊。猎豹的速度虽快,但是却不能持久,这也是称其为短跑冠军而不是长跑冠军的原因了。




所以,猎豹捕食时,一般是先小心翼翼的接近猎物,到300米以内的范围才开始追逐,瞅准时机绊倒猎物,然后死死咬住其喉咙,使猎物窒息而死。





 武汉自然博物馆的猎豹标本在哪里?



ㅿ武汉自然博物馆-大河珍灵-东非迁徙



02/   

长跑冠军——非洲鸵鸟




作为一只鸟,不会飞,不会游泳,就不能好好生活了吗?No!鸵鸟说,凭借二趾我照样可以走天下。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也。有四趾的鸟类会飞却跑不快,有二趾的鸵鸟不会飞却跑得很快。



鸵鸟的脚趾退化到两个,这两趾甚是发达,非常适于奔走,使得鸵鸟成为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鸟类。跨一步3到5米,平常随便跑个步就是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遇到紧急情况比如被捕食者追赶时,可达到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超过了大部分想吃它的动物。而且,鸵鸟非常机警,依靠敏锐的视力和听力,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感觉到捕食者的存在,所以想捕食一只成年鸵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武汉自然博物馆的鸵鸟标本在哪里?



ㅿ武汉自然博物馆-大河珍灵-东非迁徙



03/   

跳高冠军——跳羚



初见跳羚,不禁被它健美的身材折服,忍不住感叹:世界上怎会有如此漂亮的羚羊!



那流线型的躯体、紧致的肌肉、苗条的四肢,一看就是为运动而生。那纯净而又熠熠生辉的棕色外套,奢华又不失典雅,配上米白色打底衫,堪称无与伦比的高贵。



跳羚一跳,众生仰望。一纵身就是两三米高,并且可以连续多次起跳,称其为“跳羚”实乃名不虚传。



作为一只低调有内涵的羚羊,跳羚从来就不靠外表哗众取宠。即便有一面世上独一无二的大旗帜,平常也总是折叠起来藏在背上的口袋里,决不轻易示人。



所谓人不可貌相,跳羚悄无声息地就摘了羚羊界的三枚金牌:跳高冠军、短跑冠军、耐渴冠军。这跳高,前面已经说过了,没有哪种羚羊能与之媲美。至于短跑嘛,它的速度也只有猎豹能与其较量一下(猎豹的最大速度为110千米每小时,跳羚的速度为90千米每小时),羚羊界自然是无羊可比,所以一般情况下,除了猎豹,像狮子、豹、斑鬣狗这些捕食者都不会轻易招惹跳羚。






 武汉自然博物馆的跳羚标本在哪里?




ㅿ武汉自然博物馆二楼-大河沉思



04/   

马拉松运动员 ——叉角羚



叉角羚生活在北美洲,主要是美国西部海拔900~1800米的开阔地带,如草原、盆地、沙漠等,以多种植物为食,包括一些有毒的植物。它们没有上门牙,臼齿为高冠齿,适合磨碎粗糙的植物茎秆。和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叉角羚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而且眼睛很大,位置较高,视野范围可以达到320度。这样大的视野,保证了它们在觅食的时候能随时注意偷偷靠近的捕食者。



在更新世时期,大约有12种叉角羚生活在北美洲,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种灭绝了。仅存的这一种,有着顽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像非洲的角马一样,北美的叉角羚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也会进行迁徙。每年的春秋两季,大批的叉角羚在美国西部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之间往返,跋山涉水,迁徙距离长达270千米,是北美洲经陆地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被称为“美国西部的马拉松运动员”。



叉角羚是马拉松比赛中的冠军。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号称“西半球跑得最快的陆地动物”,最高时速超过88.5千米,仅次于非洲的猎豹(最大时速为 112千米)。但是叉角羚的耐力更胜一筹, 它们能够以平均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连续奔跑6千米,而猎豹只有短暂的爆发力。



叉角羚是为速度而生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极好地适应了快速奔跑——骨头极轻,毛发中空,四肢修长,蹄甲腹面有缓冲垫可以减震,而且气管、肺和心脏都非常发达,可以保证奔跑时的供氧和供血。



作为一种食草动物,叉角羚随时有被天敌捕食的风险。不过,现在它们的生活区域内,没有什么捕食者的速度能够快过它们。比它们速度快的天敌——北美猎豹,现已灭绝。可能正是曾经在躲避这种强大捕食者的追赶中,叉角羚才进化出了高速奔跑的能力。



然而,速度快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虎视眈眈的郊狼、美洲狮、狼、山猫等,随时都在准备吃掉它们,幼年个体和雌性常常难逃厄运。





 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叉角羚标本在哪里?



ㅿ武汉自然博物馆-大河珍灵-密西西比河




1


文章出自《河畔珍灵》系列丛书

审校:张国月






关于《河畔珍灵》丛书




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典藏研究部编撰。该系列以馆藏中最有特点、最有故事性的动植物标本为选题,以世界著名大河流域的天然地理联系为线索,从尼罗河出发,沿着人类走出非洲的足迹,分七本讲述大河流域的动植物故事。



书籍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内容忠实于生物的本性,不虚构、不神化。同时,它们还是帮助家长回答孩子花式提问的参考书,是动植物研究爱好者深入探究生命背后故事的趣味科普读物。



来源:武汉自然博物馆公众号

责任编辑:成熔兴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