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杨晓飞 张伟
7月21日,历时11个月的修建,十巫南高速5号便道终于贯通,沿线几座隧道得以顺利进洞施工。
便道是主线施工时运输大型机械设备、材料的临时通道。十巫南高速5号便道全长5.77公里,是通往红岩大桥、纸坊2号、3号隧道的“生命线”。它的修建有多难?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仅挖方、填方工程量就分别达52万立方米、12万立方米,是一般便道的五六倍。
不仅如此,罕见的地势也是拦路虎。一面临山,一面临崖。“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十巫南五标负责人范子豪说,林则徐的这首《镇远道中》,用在十巫南高速5号便道再合适不过。
“刚进场时,面对便道施工选址,高山纵横、植被茂密,一无路、二无地、三无电,大型机械无法进场,心情几乎绝望。”他说。
几乎无路可走,修还是不修?湖北交投郧楚建设公司的答案是:修!
十巫南高速五标项目部组织技术员反复对现场地形进场踏勘。测量人员在当地村民带领下,系着安全绳,拿着小洋镐、錾子、锤子等工具,在近乎垂直的陡坡上,一点一点敲打着坚硬的山岩,硬生生地开凿出一个个浅浅的台阶,以供踏足前进。他们用双手扒着岩面,来往于作业平台和便道之间,测定主线位置,并最终确定5号便道的可行线路方案。
地质极其复杂。5号便道处于悬崖峭壁上,地理位置极为不利,随处可见百余米的断崖深谷。在施工中,受险峻地形的限制,便道施工只能采取单工作面进行,加上很多地方坡大、弯急,大型车辆、机械设备根本无法进场,只能采取农用车多次倒运。为确保作业人员及过往车辆的安全,项目部在地质条件差、岩石松散的高边坡处挂设防护网,有效遏制了落石现象。
修路如此艰难,建好后保留给地方作为通道。湖北交投郧楚建设公司采取“永临结合”方式进行便道修筑,确定高标准修建“挂壁公路”作为施工便道。工程结束后,便道仍然留给地方,成为当地的美丽农村路,继续在方便村民出行发挥作用。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