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浩浩长江流经湖北
湖北人素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昂扬之志
凭借敢为人先的荆楚精神
和九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
湖北电网创造了
中国乃至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
全国首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世界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都落地湖北
长江在湖北境内全长1062公里
占全部长江干流总长的1/6以上
比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5个省份的江段加起来还要长
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要横跨长江江面
在湖北电建史上
一共有5次跨越长江的大工程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全国第一个长江大跨越高压输电工程
1959 年,为实现长江两岸电力联网,110千伏珞锅线在沌口跨越长江,这是全国第一个长江大跨越高压输电工程。塔高 146.75 米。当时在电压等级和塔高上都是“亚洲第一”。当站在塔顶眺望江水,豪情顿生。
首次跨越,实现了长江两岸电力联网,便于长江南北电力的集中调度,保证当时武钢和氮化肥厂等100多个项目的生产、建设用电。
那时跨江塔是混凝土建筑,需要众多工人,大家住不下就住简易芦席棚。混凝土塔建设全靠人工校准,工作人员要在塔顶费力移动、调整铅锤来定位安装。
当时成功上塔安装设备的刘金阶师傅还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湖北电网第一条大动脉
1972 年,湖北第一个 220 千伏长江跨越工程在阳逻进行,这次跨越的线路是220千伏丹汉二回。
不同于沌口混凝土塔的是,此时长江两岸建起了轻型钢塔。而近千吨的塔材,全靠工人凭借碗口粗的竹棍,肩扛人抬地运到施工点。
第二次长江大跨越,220千伏丹汉线第二条回路贯通,将当时丹江口水电站的电远距离送到长江以南。
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
1978年,为满足武钢1.7米轧钢机投产后冲击负荷的需要,建设了500千伏平武线,在武汉的金口完成长江大跨越。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江大跨越工程,牵引机和张力机的应用,使湖北电建第一次实现了导线的张力展放,从人海战术电力基建施工迈向机械化。
第三次跨越,湖北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大功率、远距离供电成为现实。
我国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2008年5月,±800千伏向上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开工建设,2010年投入商业运行。工程起于四川省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市奉贤换流站,全长1891.6千米,先后四次跨越长江。它是我国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和运行。
在蕲春县,完成湖北境内的长江大跨越。这次架线施工采用凌空拖放过江方式,一举改变了之前每遇长江跨越必全面封航的局面,大大减少了对航运的影响。
第四次湖北长江跨越,将四川的优质水电送往上海,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我国一次跨越长江线束最多的特高压工程
2023年,距±800千伏向上直流长江跨越点两公里处,武南1000千伏长江大跨越全面开工。跨江铁塔雄踞在黄石市阳新县黄颡口镇,隔江相望的铁塔位于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
这是我国首个 1000 千伏、500 千伏同塔混压四回跨长江特高压铁塔,该工程也是一次跨越长江线束最多、首次采用双回路锚塔设计,具备多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特性的长江大跨越工程。
湖北自建的这两座铁塔高达 325 米,比埃菲尔铁塔还高 1 米!
基础施工采用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旋挖钻机
组塔采用具有数字化调控功能落地双平臂
抱杆放线采用无人机配合智能化张牵一体机
吊装有传感器的精准控制
而自主研发的倾斜式曲轨升降机
将工人登塔时间从50分钟降至12分钟
......
施工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
建设者连续奋战,比里程碑计划提前205天具备送电条件,创造了同等条件下全国立塔、架线最快纪录。
第五次跨越,系华中“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的收官之作,可为华中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大规模接受区外电力做好系统支撑和网架基础,有效支撑大规模绿色清洁能源的接入消纳,意义非凡。
从1959年到2023年
五次长江跨越
从110千伏到1000千伏
从146.75米到325米
从混凝土塔到法兰钢管塔
从人拉肩扛到数字化施工
64年弹指一挥间
湖北电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
湖北已经成为全国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
三峡电力的起点
西电东送的通道
南北互供的枢纽
全国联网的中心
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湖北省电力博物馆 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公司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