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丹江口市应急局:冲锋在前的防汛“逆行者”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7-19 09:31:2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何银红 卫洪倩)2024年7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持续久、强度高的特大暴雨席卷丹江口,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与特大暴雨的较量中,应急干部闻“汛”而动,以“迅”应“汛”,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于危难中展现应急人的责任与担当。

紧急响应、全面部署,深入防汛抢险一线。7月14日,丹江口市遭遇特大暴雨。雨势之猛、水量之大,超出了历史极值。面对严峻形势,市应急管理局迅速行动,局领导第一时间统筹部署防汛抗灾工作。全体应急干部职工迅速响应,当即携救援装备赶往受灾最严重的环城路老虎沟、跃进门卫生院等地转移群众,分赴受灾地区组织做好抢险救援、风险排查、转移避险、配发救灾物资装备等工作。通知27家高温熔融企业、5家化工企业排查防汛措施,引导企业暂时停工停产,确保安全。协调商务局、城区街办对辖区内所有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地势较低的场所进行巡查,暂停营业;同时,及时响应土关垭镇、习家店镇、大沟林区对辖区尾矿库开展防汛巡查,消除安全隐患。

核灾救灾、筑牢屏障,助力灾后恢复重建。为持续做好抢险救灾、抢修恢复工作,市应急局先后向消防救援队伍和街办紧急调运14台大功率排涝泵(其中协调十堰局调运5台),应急灯45盏灯、防毒面具20套,一氧化碳监测仪8台,编织袋10000条、砂石料10000余袋、雨衣、雨靴、雨伞50套。连夜从十堰调运5台大功率排涝泵赴均州街办丹阳市场、美好家园,丹赵路街办茅腊坪,新港双泉山,开发区东环路等低洼积水点位昼夜不停指导开展抢险排涝。适时调度城区、乡镇的97台装载机、114台挖掘机、6台铲车、17辆物资运输车等防汛抢险车辆随时投入防汛救灾,确保24小时处于临战状态。

灾情稳定后,第一时间统计摸底受灾人员家庭损失情况和商铺受损情况。实地察看受灾企业情况以及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难题、恢复生产需求等,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救。对受灾企业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帮助企业早日恢复生产。

调运物资、工作不止,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市应急局紧急开展应急救灾物资调拨工作,争分夺秒对受灾严重的城区五办及凉水河镇调运救灾物资,持续做好受灾群众安全和生活保障工作。向受灾群众发放棉被931床、毛毯964条、毛巾被620条等物资。全体党员干部下沉到新港望江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他们全面排查隐患,加强对受灾户的排查,摸排群众诉求,进行安抚疏导,并配合当地社区开展全面环境整治。

坚守岗位、智慧救援,科学调度精准施策。防汛抗灾离不开“中枢”的科学调度,应急局便是防汛抗灾的“中枢”。在此轮特大暴雨期间,市应急局充分发挥“指挥部”“参谋部”的作用,科学调度各方力量形成防汛抗灾强大合力。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临灾叫应制度。全体应急干部职工放弃周末休息,迅速返岗,开展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处置工作。

应急风险隐患管控中心充分发挥指挥调度职能,通宵达旦紧盯气象卫星云图,第一时间收集掌握灾情。通过移动“对讲机”指挥调度平台实时对接各镇(办、处、区),要求时刻高度警惕,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灾情的变化,及时传达指令,协调各方力量抢险救灾。同时利用十堰大数据平台“耳聪目明”的智慧化监管特点,随时查阅暴雨防汛一线情况,定点定位灾害具体位置。先后多次召开应急系统视频调度会,分析研判灾害风险形势,调度灾区防范应对准备情况,向预警所涉及地区发出风险提示,及时指挥调度,为上级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责任编辑:周玉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