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95后”学霸光谷创业,2年获数千万元融资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7-18 11:57:55

今年初,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园区内,一套储能时长达8小时的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完工投运,预计每年将为园区节省超20%的电费。

这一项目由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巨安储能)开发,同时也是巨安储能在汉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从全套方案设计到设备入场,再到主体工程推进,创下了10天完成兆瓦级大型液流储能电站工程建设的行业新纪录。

巨安储能是一家新型大规模特高安全液流储能系统专业技术公司,由“95后”武汉学子孟锦涛创办,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新型全铁液流电池相比锂电具有大容量、高安全等优势。

“这项技术萌芽于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求学时的研究成果,巨安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华科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导师同学的帮助。”巨安储能的创始人及CEO孟锦涛说。

2017年,孟锦涛从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学生实验室,开始研究全铁液流储能技术,背靠校内科研资源,很快就有了技术成果。”孟锦涛回忆。

从华科毕业后,孟锦涛又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继续深造化工能源硕士。随后,又拿到了美国全额奖学金博士的机会,全学年奖学金近300万。“当时心里很纠结,一边是高报酬的留美深造机会,一边华科的技术研究成果正亟待实现转化落地。”

当时,国家明确提出“双碳”目标,经过一番思量,孟锦涛选择了回汉创业。“身边家人朋友都表示过不解,放弃高额奖学金,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可我心里很笃定,长时储能项目一定有前景。”

2021年8月,在拿到百万种子轮投资后,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年多时间,公司已连续完成三轮数千万元融资。包括湖北长江电气园区在内,巨安储能产品已在诸多场景得到应用。去年7月下线暨并网运行的首台“250kW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已经完成3000小时的充放电稳定性认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位于黄石华创科技园的80kW/80kWh全铁液流储能工商业侧项目,已经稳定运行一年半。

目前,巨安储能已与大唐、中电建、中广核等多家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并将于近期在武汉中碳登大厦建设落地公司最新的储能站产品。“公司签订的意向订单已经超过 25 亿元。”孟锦涛介绍。

顺利的创业路,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武汉对学子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非常优厚,公司成立初期,我就获评了光谷‘3551’创业人才,公司第一笔资金到账就是人才补助。”孟锦涛说,“后期,在我们有融资需求时,武汉团市委为我们争取了500万‘青创贷’,缓解了项目垫资压力。”

此外,巨安储能凭借“叫得响”的技术,在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2021年获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青年专场)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22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4年在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中获得技术创新典范TOP10。“借助武汉市创新创业的平台,帮助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订单和创新团队。”

如今,孟锦涛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继续攻读博士。“在武汉求学创业的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创新创业的活力和包容性。依托武汉优势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能收获成功。”孟锦涛表示,公司目前与华科实验室保持长期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应用,将巨安储能的产品推广到全国。=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张希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