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改革探索在黄冈】融合型教联体改革,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7-17 01:06:24

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牢记殷殷嘱托,黄冈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对内整合,对外开放,着力构建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整合资源形成对外开放优势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以强县富民和乡村振兴为引领的黄冈现代化道路。

一年多来,围绕这一主攻方向,黄冈全市上下深化改革攻坚,强化改革赋能,以改革创新为强县工程实施开辟道路、提供动力。请看黄冈改革观察系列报道——

2023年以来,黄冈以新理念、新方法、新作风,在全省率先全域一体化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组建教育集团,不断擦亮黄冈教育品牌。

优质均衡,从“一校好”到“校校好”

5月15日下午,在鄂皖交界处,黄梅县最东边的黄花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英语课。

2023年秋季,黄梅县全面铺开融合型教联体建设,黄花小学被纳入县七小教联体,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终于开齐,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黄梅县融合型教联体改革,开启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扇窗户。

在黄梅试点基础上,黄冈市全域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全市1081所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组建167个教联体,实现初中以下学段公办学校全覆盖,提前完成湖北省规定2025年80%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目标任务。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扁平化管理,管理层级由三级变为两级,撤销原有128个乡镇教育组,994名管理人员回归教学一线岗位,让有限的编制发挥更大作用。

数字赋能,从“各上各的课”到“同上一堂课”

教联体建成后,核心校与成员校间的时空距离,成为各校区间管理、教学、教研深度融合的阻碍。

为破解这一难题,黄冈市将教联体建设与智慧教育实践同步谋划,加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黄梅县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网上巡课系统、集体备课和视频会议系统、“三个课堂”应用系统等5大系统,全县实现“互联网+教育”全覆盖。

目前,黄冈正在探索,将各教联体数据控制中心接入湖北智慧教育平台,形成“上联省市名校,中联县内强校,下联农村学校”的格局,让乡镇和农村的孩子有机会享受与城里一样的教育。

集团发展,从“单一品牌”到“品牌矩阵”

黄冈教育品牌是全国公认的教育金字招牌。黄冈市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市、区联合成立黄冈(中学)教育集团。整体推进黄冈第二中学教育园区办学、对外合作办学、特色研学营地与教师培训中心、黄冈特色教辅品牌等四个板块业务。

目前,教育品牌保护、合作办学、教师培训、教育考试四个板块业务取得突破。今年9月,黄冈二中一期将正式开学迎新,首期民办初中计划招生1500人,民办高中计划招生1800人(复读生为主)。黄冈中学南校区将于2025年启动招生。(黄金海、宋婷)

责任编辑:柯利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