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通讯员 姜蝶 陈利霞 詹钰
夏季天气炎热,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各地社区(村)是如何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基层社工站,看社会工作者们有哪些溺水安全教育小妙招。
让小朋友自己找出安全隐患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7月15日上午,汉川市向日葵社工中心组织暑期托管班的学生和部分家长走进汉川市游泳馆,开展了沉浸式、体验式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该中心负责人陈文现场解惑答疑。
“防溺水安全教育不是要让孩子们和水完全隔离。传统严防死守的防溺水方式,只会激发儿童的逆反心理,反倒会让孩子们偷偷摸摸地去玩水,增加了溺水事故的发生率。”陈文说,要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亲水的环境中了解水,切身体验溺水的场景,让孩子们自己归纳总结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溺水。
接下来,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纷纷下水。通过专门设计的卡片,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容易导致溺水发生的地方,并按照危险程度进行评级打分,并探讨评级背后的原因,以及容易导致溺水的行为。
“游泳馆的深水区最危险了!”前几天,三年级的小朋友尹震宇刚刚画出从家里到学校路途中间的防溺水地图,在今天的活动上又积极发言。“让孩子们自己找溺水高发场所,有趣又有效。”陈文说。
活动最后,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进行了AED的使用以及心肺复苏整个过程的完整讲解。在分解示范后,社工和志愿者老师鼓励孩子们轮流实操,了解掌握AED的正确使用方式和心肺复苏的正确实操。
游泳教练变身安全课老师
在游泳时,万一发生溺水,孩子们如何科学的自救和他救?7月15日,广源集团丰源公司罗田游泳馆内,经理和教练员当起安全课堂老师,教孩子们浮水的技巧以及如何科学营救。这是黄冈市罗田县民政局、县未保中心、游泳馆和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安全小课堂”。
“小朋友们,每年夏天都有青少年在游泳时发生意外,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中心经理汪先生通过生动的溺水事故案例分析,向孩子们传递了预防措施和自救互救的重要知识。随着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的目光逐渐从好奇转向专注。随后,趣味有奖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参与,竞相回答关于水上安全理解,还纷纷赢得了精美礼品。
在救生技能演示环节,教练展示了标准游泳姿势、呼吸方法、浮水技巧以及救生器材使用,教练员们还为大家演示了正确的心肺复苏的过程。
分组练习中,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浅水区实践所学,教练们同步指导,确保安全的同时巩固技能。活动尾声,由社工陈雪晴设计的防溺水真人版飞行棋游戏成为亮点,孩子们在游戏中深化防溺水知识,寓教于乐,收获满满。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安全中成长,共同构建一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罗田县未保中心负责人余斌说。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讲述亲身经历
7月14日,襄阳市襄州区下起大暴雨,张家集镇张集村滚河和堰塘沟渠的水位持续上涨,道路积水严重,来自湖北文理学院的大一学生志愿者们用手机记录下了现场情境。7月15日早上,张家集镇“一小一老 童叟乐园”暑假课堂开课,大学生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播放了相关视频。
“小朋友们,暴雨之下河流挟带泥沙滚滚向前,危险度数极高。我小时候也喜欢玩水,一次不小心掉进河里,幸亏被好心人救起来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课上,志愿者老师万琪讲述了自己差点被淹的故事。
张集村水资源丰富,小孩喜欢捉鱼摸虾,安全问题令家长十分头疼。在襄州区民政局支持下,襄州区社会工作者协会联合张家集镇政府,邀请湖北文理学院“青春拾光”社会实践团队前来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课。
“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解了溺水以后的自救方式,生动的动作配合着语言,让小朋友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防溺水知识。”襄州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工作人员贺依彬说,“志愿者们还鼓励小朋友积极发言。一些小朋友刚开始还吵着要带老师去捉鱼摸虾,后来认识到了溺水的危险性。”
当天下午,湖北文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还和社工一同前往张集村对渠道、河流、破旧房屋进行巡查,密切关注百姓的住房安全、渠道水位变化,提醒居民注意安全、防止溺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