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朱淼 黄媛 艾美)近年来,浠水教育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抓公平促普惠、抓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抓党建强根基,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一大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县教育系统焕发出勃勃生机。“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更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浠水县童之梦幼儿园!
迎接孩子来到世界,触碰自然的第一双手,是家;牵着孩子认识世界,感受自然的第二双手,是幼儿园。孩子的成长,拙朴而灵动,稚嫩而惊喜。牵手孩子的童年,解锁时间,解密世界,浠水县童之梦幼儿园,让我们在这里开启一场爱与被爱的旅程。
浠水县童之梦幼儿园教联体组建于2023年7月,南城园区作为核心园区,携手丁司垱园区、火车站园区、方郭园区、龚铺园区、闫河园区、鱼塘园区、麻桥园区,共同形成了一园八区的崭新教育格局。如今,我们共拥有50个教学班,千余名活泼可爱的幼儿,以及一支由百余名专业教师组成的优秀师资团队。其中,拥有高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县级学科带头人6名。近三年,幼儿园主持申报省级、市级学前教育研究课题3项,教师参加省市县级各类评比活动,30人次获一等奖,50人次获二等奖。
童之梦幼儿园教联体自成立时起,便着眼于创建“省级示范园”,始终坚持“以自然为本,启探索之蒙,创童梦乐园”的教育理念,用心浇灌每一颗幼苗,用爱呵护每一个童年,矢志打造一所规范化、特色化、品质化的现代幼儿园,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幼儿园先后通过一级园评估验收;被县妇联、县教育局授予“浠水县家庭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在黄冈市幼儿教师基本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南城园区作为教联体的核心园区,于2019年9月正式开园,园址位于浠水县经济开发区彩虹大道,毗邻第六实验小学和思源初级中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孩子读书学习提供了一站式升学选择。南城园区作为浠水县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园,凭借优越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经历5年的迅速发展,现已跃居全县学前教育阵地前列,成为民众心中入园的不二之选。
丁司垱园区于1996年开园,位于浠水南大门,毗邻丁司垱校区和楼口校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秉承先进的办园理念,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文化底蕴丰厚、高性价比的教育环境。园内开设红色绘本课程,旨在培养孩子听说读、阅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园区始终坚持教育初心,服务当地百姓。
方郭园区于2020年开园,坐落于丁司垱镇郭毛岭村。园区配有先进的教育设施设备,确保孩子们能够在这里尽情地运动、玩耍,释放天性。园区以环境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顺应天性,自然成长。
龚铺园区于2002年开园,位于清泉镇龚铺村。园区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支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精湛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卓越的教师团队。园区以“美育”为课程发展体系,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心灵得到滋养,情感得到熏陶。
闫河园区于2009年开园,坐落于清泉镇闫河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园区的组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理想的学前教育就读选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鱼塘园区于2013年开园,坐落于清泉镇鱼塘角村,紧邻浠团公路,7路公交和城乡公交线路直达,交通便利。园所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社交能力和创造力,将游戏活动融入一日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成长。
麻桥园区于2021年开园,位于清泉镇麻桥村。园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完备。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让孩子们在宁静的环境中专注学习和生活,健康快乐成长。
火车站园区于1998年开园,位于清泉镇宝塔新街,教学楼宽敞明亮,采光充足,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活动空间充足,确保孩子们在这里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园所科学发展
教联体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联体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为园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一个党支部,2个党小组,拥有11名正式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注重党员教师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如同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红色火种,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她们主动请缨到乡镇园区交流,将先进的办园理念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传递到乡镇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有效推动了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党员教师深入各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各园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教联体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教联体的运行机制。
顺应幼儿天性,打造优质教育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联体各园区科学均衡发展,教联体各园区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要求与原则,实现了优质师资力量合理调配。同时,坚持共性和个性并存,精心指导各园区进行环境创设和一日活动设计,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室内外环境优越。幼儿园精心设计打造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学习成长环境,并不断优化设计、添置和更新材料。在户外场地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多个功能各异的游戏区域,包括沙水区、泥巴工坊、美工区、种植区、建构区、万能工匠、安吉游戏区和综合游戏区等,供幼儿进行各类活动,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室内则设置多样功能室。如:创意美劳坊、生活体验苑、绘本阅读馆、科学体验馆、童梦飞扬厅等,供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美食烹饪、故事阅读、科学实验、舞蹈学习等活动,由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幼儿园还配备了全县同类园区少有的大型室内游乐场和游泳馆等场所,为孩子娱乐锻炼、技能培养提供更加优越的选择。
特色活动丰富。幼儿园注重特色打造,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开展五大领域及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与纪念日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幼儿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企业等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并了解社会,丰富社会阅历,掌握基本常识。注重幼儿自护能力培养,通过开展5.12防灾减灾演练、9.18防空演练等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幼儿园还举办了庆“六一”、幼儿讲故事大赛、幼儿自理能力大赛、亲子迷你马拉松运动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及自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聚焦专业素养,筑牢教师成长之基
幼儿园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社团活动、各类竞赛和观摩分享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广阔的学习与发展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搭建教师培训晋升平台。通过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来园开展教师培训,分批次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等方式,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引导教师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每位教师在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育人等方面得到锻炼、提高。
构建科学教研工作体系。实行教联体与园本两级教研相结合的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园本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幼儿园自身特色与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教研,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塑造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每月定期开展的教联体教研和送教下乡活动,各园区积极参与到核心园的幼小衔接和户外自主游戏课题的教研中,以课题教研为引领,实现各园区间的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组建教师业务文化社团。为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幼教技能,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师社团活动。内容涵盖弹唱、舞蹈、绘画、读书、主持、书法等多个领域,由专业教师授课,吸引了众多教师与保育员的热情参与。围绕社团活动内容,通过举办教师基本技能竞赛、公开课观摩、游戏案例分享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碰撞,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与教学能力。
注重家园共育,共建幼儿教育之桥
幼儿园注重拓展与丰富家园之间的联系纽带,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家园联系活动。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面对面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形成教育共识。二是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幼儿家庭环境,为开展幼儿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分享育儿经验,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四是组织丰富多彩活动。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亲身参与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家长更新育儿观念,提升育儿能力。五是充分发挥家委作用。组建各园区家长委员会,邀请其深度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与决策,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六是定期开展家长测评。每学期在各园区发放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时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和优化幼儿园各项工作。系列举措获得了家长朋友们的一致好评,更多的家长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全面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教育是一场诗意的旅行,在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的过程中,浠水县童之梦幼儿园教联体各园区正共享教育智慧,实现资源互通,教学成果共享,全体教职工也将继续迈着充实自信坚定的步伐,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求实创新,为浠水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智慧和幼教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