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沙市区胜利街道:推行“潮汐管理”新路子,迈开“文明城市”新步子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7-10 10:50:57

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顽疾”,长期以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气味污染等问题都是城市治理的一道难题。如何在有序和便民之间找到平衡点呢?沙市区胜利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关要求,按照“科学布局、疏堵结合、规范设置、分类管理”原则,以“规范化+人性化”的柔性监管方式,设立了“潮汐摊位”,为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给流动摊贩增加了收入,摊贩和城管之间也由“你追我赶”变成了“和谐共处”。

倾听民意,将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参与。为方便居民生活物资采购,满足摊贩生存需求,日前,沙市区胜利街道通过走访对话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多次现场调研和多番协调考察后,根据片区内实际情况,决定在胜利街道设置临时摆摊区域,允许商贩免费集中售卖商品。执法队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向摊贩宣传本次摆摊政策,开展合法合规的摆摊经营,让摊贩从被动管理的角色转变为推动“潮汐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提高意识,将乱摆乱放转化为规范管理。胜利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通过定时、定点、定责的方式,对流动摊贩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固定摆摊时间,摆放警示牌,打造了每天早上7点到晚8点的“潮汐摊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夜间扰民;二是明确摆摊区域,以“线型+文字”的形式合理划区,售卖点内允许农户自产自销瓜果进入经营,二道贩子及小摊小贩不得进入经营;三是明确安全责任,避免占用消防通道、应急出口、绿化带等,规范用火、用电,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明确后勤保障,要求摊贩须自觉维护经营点位的环境卫生,做到人走场清,地面干净整洁,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监管,将动态管理转化为长效管理。以“日常巡查+群众监督”的双重监管模式,加大对流动摊贩的监督检查力度。执法队员通过日常巡查加错峰巡查,对不遵守经营时间、周边环境卫生差的摊位,责令改正;对市民多次投诉的摊位重点管理,将不落实管理规范的摊位纳入临时摊点“黑名单”,提高摊主文明摆摊的自觉性,增强“潮汐摊位”管理水平。

目前,胜利街道辖区已设置180个潮汐摊位,涉及工农村、石闸门、青龙台、王板桥、永红等5个社区。通过积极探索推行“潮汐式”管理新路子,引导市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缓解了“占道经营”难题,让市民感受“潮汐式”摆摊带来的红利,“烟火气”与“文明风”碰撞出火花,让一根“绣花针”,穿起城市治理“万条线”,使便民惠民与文明经营长效并存,从里到外切实提升了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周伊沁

责任编辑:余延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