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个人大代表的泥土本色 ——黄梅县杉木乡人大代表、藕塘村9组组长黄振华事迹侧记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28 08:20:0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周火雄)无论风雨,无论寒暑,他都乐于出东家、走西家,解疑难,纾危困,送温暖。20多年来,他默默无闻,用一副肩膀架起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怀,最质朴的泥土本色,赢得了藕塘村9组34户120余名群众的好评,获得了人大代表的好口碑。

一、群众利益无小事

藕塘村9组地处偏僻,全组有34户120余人,有水田180亩,山地70亩。由于小组不近城,不近路,村庄没有发展优势。近几年来,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只有一些老人和小孩在村庄留守,小组的乡村振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治理、甚至老年人的购物和头疼脑热这些枝枝叶叶的大事小情全部落在黄振华的肩上。

当组长,就要全身心投入,切实解决家家户户的麻烦事乃至鸡毛蒜皮事,别看组长是个芝麻谷子官,真要干出业绩、干出成色可不简单。

群众利益无小事。黄振华把全组大大小小的事情全放在心头。小组有一条1200米长、3.5米宽的道路。这条路是群众出入的必经之道,群众对这条道路的扩宽和硬化念了多少年盼了多少年。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人大代表就必须全力以赴。黄振华东奔西走,争取上级支持,争取政策倾斜,终于将这条道路硬化并扩宽至5米。

路通了,群众的心里亮堂了。逢年过节,人们走亲访友,可以开车直达村庄。

村里的180亩农田灌溉曾经也是一件麻烦事。黄振华不怕麻烦。他跑项目,争资金,终于将塘堰、水槽和斗闸门兴建起来,让清澈的古角水库流水自如流进农田,为群众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大代表的大局意识

9组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在藕塘前列。早在2021年,黄振华作为乡人大代表,就提出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他深入发动群众,拉开了人居环境大整治序幕。按照“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目标,他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宜居环境,发动群众一起动手,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清理了地面垃圾,村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村庄干净明亮,黄振华精心谋划蓝图,做细做实工作方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村庄建设。一是扎实做好全组农户思想工作,确保按照规划要求,呈现统一风格、干净整洁。二是开展全组环境整治工作,对乱拉乱接、柴草垛、垃圾一律撤除运走,打造舒适、美化景观。

黄振华紧锣密鼓开展工作。寒风里,他主持召开小组村民代表大会、湾子夜话。会上,他热情洋溢地讲政策,讲大势,要求群众积极参与。他特别强调,影响美观的围墙、院落、柴垛、雨棚以及其他建筑一律撤除。撤除私人围墙、院落,说起来容易,但是落实起来却艰难。黄振华有他的办法,这就是带头干。他带头做通了岳母思想工作,撤掉了她家的牛栏。群众一呼百应,接下来一鼓作气撤掉了3个厕所、8个柴草垛,安装了7个玻璃钢化粪池。他带头打扫村庄,并且形成制度,实现村庄干净整洁、纤尘不染。

三、当好留守老人的“保姆”

近几年,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村庄留下来的基本都是留守老人。这些人身体差,能力弱,作为组长,黄振华时刻牵挂着这些人,他们的生活是否有困难,基础病是否需要复查,是否需要买药甚至购物,一点一滴,他都想到了,并且逐一服务上门。去年腊月的冻雨,造成天气寒冷,道路结冰。寒冷的日子尤其要注意老人的安危。黄振华逐一敲门,有回应并且健朗的,他叮嘱几句,接着巡访下一位。今年元月18日深夜,他已经睡下了。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县里通知他有一位村民家的报警器响了,估计是一氧化碳超标。他立即上门检查。发现老人家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才回家休息。85岁的村民潘水桥家电灯不亮,找到黄振华。他二话没说,上门检查电路,直到灯火通明。83岁的村民黄春华身体不好,经常打针吃药。每逢身体不利索,都是黄振华上门帮忙找医生。老人去世时,黄振华给老人擦身更衣,胜似亲生儿子。

别看组长官不大,但是,在群众眼里,黄振华说话就是有分量。一些家庭发生矛盾,甚至邻里产生纠纷,少不了找到黄振华。每逢此时,他也不推辞,总是心平气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矛盾疙瘩逐一化解,让乌云密布的矛盾双方春风化雨、笑脸相迎。

仿佛泥土,质朴无华。黄振华的本色情怀,深得群众信任。

责任编辑:范馨蓓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