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
汲取奋进的力量
历史溯源
见证亿万年的地质变迁
▲长江三峡漩涡
莲沱“三漩”的形成,故老相传与西天取经相关,唐僧师徒取经途经此地被江水所阻,一只千年老龟现身驮师徒过江,托付唐僧询问佛祖自己要修炼多久成仙,唐僧满口答应。取得真经返回时,老龟将师徒四人驮至江心,询问后知道唐僧忘记了托付,恼怒的老龟在江里连打三个滚,形成三个波涛汹涌,状若莲花的大漩涡,于是人们将此地称为莲沱,岸边晾晒落水经书的山坡被称为晒经坪。
除了江中的“三漩”,两岸独特的地质条件更是让莲沱为世界所瞩目。1924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队来到宜昌,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发现了西陵峡东部莲沱、石牌绵延约5公里长的寒武纪、震旦纪地层剖面,命名为全国寒武纪地层三大典型剖面之一。
△“三把刀”。李四光曾专程来此山脚对震旦纪、寒武纪地质结构进行实地考察。
1963年,刘鸿允、沙庆安将李四光等冠名的“南沱粗砂岩”改称“莲沱群”。1978年易名为“莲沱组”,沿用至今。至此,宜昌莲沱成为了中外地质学者和爱好者的天堂,每年都有不少地质学专业学生来此,考察研学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谛。
红色印记
彪炳史册的“九四”暴动
青山处处埋忠骨,风景秀丽的宜昌莲沱,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都曾浸润和流淌着革命先烈的汗水与热血,“九四”暴动的英勇故事永远流传,烛照后世。
△莲沱一瞥
1928年8月,中共北乡区委员会(又称莲沱区委)正式组建,杨继平任区委书记。中共莲沱区委先后建立了5个中共党支部,并建立了农民协会、赤卫队、妇女会、少年先锋队等革命群众组织,先后领导了两次年关斗争和打团防、杀团总斗争,取得胜利。
“九四”暴动后,国民党当局和反动势力惶恐不安,急调驻军并纠集多处团防,对赤卫队疯狂围攻。赤卫队与强敌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区委书记杨继平被残忍杀害,退至蜂笼寨郑家洞子的68名赤卫队员全部壮烈牺牲,在云雾山突围的70多名赤卫队员遭捕,被集中杀害于沙坪村柳树沟。敌人疯狂“清乡”,残酷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60多人。
1951年,当时的中共宜昌县委在乐天溪修建纪念碑亭,沙坪村人民在柳树沟就义地新修杨继平烈士墓、九四革命陵园。1983年,因葛洲坝库区水位回升,原碑亭拆除,于乐天溪镇杜家咀山上建纪念碑,2009年10月,因滑坡而损毁的纪念碑按原样迁移到乐天溪镇莲沱村重建。纪念碑设计为丰字型,碑座通高11.33米,碑身高9.4米,象征“九四”暴动壮举。
文旅融合
打造世界级宜昌旅游新名片
△莲沱畔服务区时光渡口
通过路域景观、红色文化、地质科普的有机结合,宜昌莲沱以新发展理念打造出自然生态路,以地质遗迹资源打造出科普游学路,未来,莲沱村827度假小镇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莲沱将成为宜昌文旅崭新的名片。
△莲沱村827度假小镇效果图
(来源:夷陵发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