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农民田间学校助力蜂农转型“新农人”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21 23:30:14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日前发布了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我市新春养蜂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等3所学校上榜。设置在田间地头的“农民课堂”,打通了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积极有效推动我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大批蜂农通过学习培训逐渐转型为“新农人”。

仲夏时节,掇刀区团林铺镇双碑村的新春养蜂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红火景象:一罐罐蜂蜜产品装箱出库销往各地,研学、旅游、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自2017年合作社建成新春蜜蜂科普基地以来,“荆门市科普教育基地”“荆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农民田间学校”等接连花落基地,今年更上榜了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

农民田间学校是农广校体系在基层的有效延伸,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有力补充。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步伐,结合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打造“新农人”成长基地,助推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民田间学校29所,成为开设在田间地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阵地。

“我参加了新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养蜂水平得以提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不仅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加入合作社,并受聘为城北分社社长,带领蜂农共同致富。”东宝区仙居乡七井村村民张正虎高兴地说。每年,新春养蜂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都要接待省、市农广校等大批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并有北京、新疆、山东等全国各地农民团体前来考察观摩学习。

“在农业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积累了丰富师资,既有农艺师、优秀科技特派员、高素质农民科普工作者,也有大学校外辅导教师、中国蜂产品协会科普推广专员等。通过现场观摩、演示、讲解、互动、实操等教学方式,蜂农在这里展开技术交流,共同提升职业素养,其他行业的参观者也对养蜂业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新春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吉艳介绍。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训形式,注重培训实效,充分发挥优质农民田间学校的示范作用,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记者李蕾蕾通讯员王焱报道。

责任编辑:张诗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