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范深傲、洪涛、潘珊珊、李嵩)近日,《家住长江边》栏目记者带大家打卡阳新县半壁山古战场,探寻长江之美,凝聚奋进力量。
半壁山悬崖高逾百米,长江在此突然锁窄,平水季节仅宽500余米,是万里长江三峡以下最狭窄处,犹如咽喉门户,称之为“楚江锁钥”。半壁山古战场景区位于半壁山东北,北邻长江,有活动广场、锁钥楼、文化长廊、清炮台遗址、摩崖石刻遗址、地下军事工程、樱花园、梅花园、望江亭等景点。
站在半壁山古战场遗址广场,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朱梁画彩的歇山顶城楼就是锁钥楼了。一楼设立了展厅,让游客回顾发生在这里的各场战争。
“半壁山由于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自汉末以来,孙吴大将甘宁、南宋岳飞、元末的朱元璋、陈友谅等都曾在这一带驰骋纵横。同时,这里还是太平天国军与湘军之战、抗日战争武汉保卫战抗击日军外围战的发生地和战场之一。”半壁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盛建生说。
漫步古战场景区,感受历史的沧桑,眼前伫立在江边的这个古炮台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期间,为了抵制法国侵略军队入侵而修建的。
“半壁山炮台都是从德国进口的火炮。这种火炮名字叫克虏伯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这种炮一直到抗日战争,都是中国主要战争火炮,是当时湖北长江防务的主要武器。”半壁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盛建生说。
在半壁山古战场,还有三个清代时期的石刻,分别是“铁锁沉江”“东南半壁”和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的“楚江锁钥”。其中,“铁锁沉江”石刻,高3.5米、宽1.5米,为楷体书写,由湘军首领彭玉麟题词,是半壁山最早的石刻。“东南半壁”摩崖石刻,崖面高1.5米、宽2.5米,是同治三年,湘军水师总兵丁泗滨为纪念半壁山之战十周年之际的题词。
“昔日的金戈铁马、战火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今天的半壁山古战场已成为人们凭吊怀古、踏青游玩的3A级旅游景区,我们依然能通过军事展览馆和古炮台遗址等战争遗迹,感受和回想不同寻常的历史,珍惜和平岁月的美好。”半壁山管理区宣传推介人徐亚琳说。
图片来源:阳新县文化和旅游局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