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林园科普 | 松梢小卷蛾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20 11:25:05

松梢小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在宜昌市主要分布于宜都、夷陵、长阳、兴山、远安、秭归等地,主要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幼虫蛀食新梢,使梢部枯萎而易于风折,影响松树正常生长。

图片

形态特征

松梢小卷蛾一生会经历幼虫、蛹、成虫、卵4个阶段。

图片

幼虫: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胸、腹部红褐色,趾钩单序环,趾钩数32-50不等。老熟幼虫体长9mm左右。

图片

蛹:黄褐色,羽化前灰黑色。第二至第七腹节背面各有2列齿突,第八腹节背面只有1列齿突,腹部末端有臀刺12根。

成虫:翅19-21mm,体红褐色,触角丝状,复眼球形,黄色。下唇须前伸,第二节长,中间膨大呈弧形,末端尖。前翅狭长,红褐色,有银色条纹和钩状纹。后翅深褐色,有灰白色缘毛。

卵:扁椭圆形,橙黄色,长1.0-1.2mm,宽0.8-0.9mm。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

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恢复活动,大多数聚集在雄花序取食。

5月中旬全部蛀入当年生新梢内取食髓部,在蛀孔处常吐丝粘连松脂构成覆盖物,1梢仅有1虫。

6月上旬-7月中旬为蛹发生期,幼虫化蛹于被害梢内。

7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羽化2天后即交尾。交尾后两天产卵,多在黄昏时产卵,卵单产或3-4粒成排产于松针内侧。

8月上旬出现新幼虫,幼虫孵化后爬至危害过的蛀孔内或尚未脱落的雄花内隐蔽,取食新梢表皮,然后蛀入梢内取食。

10月中旬幼虫开始越冬。

图片

防治方法

■营林防治。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注意林区卫生,及时剪除枯梢,清除地面落叶,剪摘被害梢及球果,集中处理。

■保护与利用天敌。保护鸟类、胡蜂等捕食性天敌。

■药剂防治。在3月中旬用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通讯员吴建军)

责任编辑:韩永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