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新华)今年以来,通山农商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风险为主线,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金融服务,积极践行责任,深入基层开展“六访六增”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行累计发放贷款资金19.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77亿元,普惠小微贷款12.86亿元,“301”贷款签约2380户,用信1.68亿元。
主动作为,赋能实体经济
“这次多亏了农商行的及时帮助,让我们顺利渡过了资金难关。”通山县某建设公司的徐总感激地说到。据了解,该建设公司主要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工程、物业管理等项目,今年4月,该公司中标一新项目,但苦于建设资金紧缺,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我行营业部员工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公司需求,第一时间进行了积极对接,并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为该公司精准发放信贷资金1000万元,有效解决了该公司的资金之急。
与此同时,在通山县老一中商业街经营童装生意的谭老板因扩张门店需要,正为资金发愁。我行工作人员根据谭老板使用我行收银宝账户的优势,为其推荐纯信用、无抵押的扫码流量贷,成功为客户送去80万元信贷资金。
今年以来,我行通过开展“六访六增”活动,深入对接辖内重点企业、小微企业、个体户等经营主体,开展预授信活动,及时掌握该群体在信贷产品、利率定价、贷款申报等方面需求,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金融服务。
靠前服务,携手商会前行
在传统的村组社区走访之外,我行还特别关注到了外出创业人士,为该群体送去了家乡银行的“乡情关怀”。自活动开展以来,我行先后深入兰州、西安、长沙、南昌等地,以该地区通山商会为纽带,建立了商会会员金融服务机制。今年以来,我行先后10余次外拓,为家乡创业人士送去信贷资金4000余万元。
在南昌经营音响设备的李总介绍到:“我是19年到南昌做生意的,这两年经营还算比较顺利,有了一点小成就,今年我想扩大经营规模,正愁没有富余资金时,家乡的小徐就给我打来了电话,正好了结我的心头事,真是及时又高效。”
原来,慈口支行徐行长在下乡走访中了解到李总在南昌做生意后,积极进行电话对接,正好得知李总有融资需求,便带领员工驱车前往南昌实地察看,在不到一周时间内,便为该公司发放贷款100万元。高效便捷的信贷服务赢得了李总的连连称赞,在李总的引荐下,徐行长一行还成功拓展了其他几个会员客户,为他们送去了资金支持。
精准普惠,助力农民致富
大畈镇是我县远近闻名的“枇杷之镇”,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棵棵翠绿的枇杷树整齐地排列在山野中,金黄的果子被纸袋包裹着在风中尽情的摇曳。谈起枇杷种植,家住大畈镇大坑村的郭大姐自豪地说道:“我种植枇杷十几年了,我们这里的环境好,种出来的枇杷也十分畅销,去年我又包了两个山头来种植枇杷,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农商行的小许在进村走访时,知道我的难处,帮我的合作社申请了30万元的贷款,特别方便,我很感激他。”有了我行的资金支持,郭大姐的合作社通过扩大规模,还做起了枇杷收购,帮助种植少的农户解决了销路难问题。
在大畈镇,像郭大姐这样种植枇杷的人还有许多,我行在与当地村组进行“党建互联”的活动中,主动与各村签订合作协议,为村民们集体授信,让村民们的种植资金无后顾之忧,助力“金黄果”变成“黄金果”。
在深入基层的走访中,我行不仅送去了信贷产品,还送去了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我行工作人员每到一处,都选择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金融知识宣讲会,并开展零钱包兑换、残损币兑换,手机银行、收银宝等电子产品的现场教学和维护等服务。
下一步,通山农商行将持续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切实履行本土银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创新服务产品,切实提升融资便利性、可获得性,全力做好金融为民大文章,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我行金融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