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清洁低碳 安全充裕 2030年湖北将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湖北日报 2024-06-13 20:05:2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一苇 通讯员尹晗 刘巨

你家的电来自哪里?

可能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光伏板,也有可能来自遥远的海上风机,还有可能是来自各种蓄能电站等“超级充电宝”,甚至是电动汽车返送回电网的电……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下,这一切正在变为现实。

6月13日,国网湖北电力在汉举行湖北“三型三强”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发布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联盟成立大会。会上提出,湖北“三型三强”新型电力系统即是以“安全充裕型、数智友好型、主动平衡型”为特征、以“全省清洁能源配置强平台、全国新型电力系统互联强枢纽、长江经济带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强支点”为定位的电力系统。到2030年,湖北这一新型电力系统将基本建成。

新能源装机是10年前的39倍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迫在眉睫

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

新,主要体现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它强调的是以“新能源”为主体,逐步提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比例,并通过电网系统运行的变革,实现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各类负荷的友好接入,通过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环节的共同发力,最终实现电力行业减排降碳目标。

为何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2014年至2023年,全省主干电网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8937万千瓦,容量增长62%,新增35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28828公里,增长47%。2023年,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11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2706亿千瓦时,日益强大的电网有力支撑了湖北年均超6%的经济增长。

其中,风、光新能源发展表现尤为突出,2023年,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3324万千瓦,是2014年的39倍,年发电量395亿千瓦时,是2014年的29倍。然而,新能源占比迅速提高,对传统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全省新能源以30%的装机占比,仅提供14%的电量支撑,且存在极热无风、晚峰无光、覆冰停机等问题,难以支撑保供。省内新能源发展迅猛,“源网荷储”未能协同发展,新能源消纳压力不断增大,2023年湖北新能源利用率已由100%降至98.59%,此外,电网安全稳定问题日益复杂,系统建设运行成本急剧上升。

建设“三型三强”新型电力系统,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做到“三型”,就是要构建以煤电和水电兜底、新能源为主体、外来电力为补充、负荷资源可调可控的供需协同供电体系,不让“发展等电”。新型电力系统将有大量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以数智技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微电网等多元主体灵活便捷接入,源网荷储智能友好互动。同时,充分挖掘源网荷储资源潜力,按照就地就近、自下而上、分层分级原则,主动构建各电压等级、各种规模的主动平衡组群,实现经济高效、供需协同。

实现“三强”即科学规划新能源开发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建成水、风、光、氢、生物质等全省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强大平台,构建湖北省绿色低碳发展优势。并且立足湖北中部居中的地理特点,联通全国五大区域电网,建成西南水电和沙戈荒新能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互联坚强枢纽,服务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更重要的是,这将充分发挥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强力推动新能源、电氢联合等新型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负荷聚合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新型工业化升级。

2030年新能源装机达8000万千瓦

全省供电能力将较现在增长70%

未来的湖北新型电力系统,将有特高压电网提供支持。陕武直流、金上直流提供1600万千瓦电力,补足湖北负荷高峰时段供电缺口。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将提升华中电力互济能力。在省内,500千伏电网负责优化全省电力资源,220千伏电网负责分区消纳清洁能源。

在三大都市圈,新能源都将挑起大梁,2024年,襄阳都市圈的鄂北(襄阳、随州)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将率先建成,新能源装机、电量占比均超过50%,2030年,装机、电量占比分别超过70%和60%。在宜荆荆都市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达到72.8%,电量占比57.0%。在武汉都市圈,2030年新能源装机和电量占比将分别达到59.3%和23.2%。

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近年来,湖北陆续进行了渝鄂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随州广水100%新能源示范工程、荆门新港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恩施土店子村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等一系列科技创新试点示范项目,为新型电力系统探路。未来,湖北还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平台。

在13日成立的湖北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联盟,汇集了高校、科研院所、电力企业、规划设计工程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用电企业等24家单位,他们将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包括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分层分级主动平衡技术、配电网灵活接入和智能互动技术等十大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将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开展交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

“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企业率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机制,整体实施、持续推进。”国网湖北电力工程师、党委委员冀肖彤表示。展望2030年,湖北新能源装机预计达到8000万千瓦,较2023年增长140%,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清洁低碳电力成为主体,全省供电能力达到9200万千瓦,较2023年增长70%,满足全省经济发展需求,电力供应安全充裕,市场机制更加完善。

届时,预计全省分布式电源装机达到2400万千瓦,电动汽车充电桩达到150万个,新型电力系统将保障多元主体灵活接入,源网荷储友好互动,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智能。

责任编辑:陈诗璠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