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逸夫小学:“穿越”非遗,匠心之旅点亮文化梦想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12 14:54:3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仲伟 胡先伟 宋丽萍 向嶔柳)6月11日,恩施市逸夫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们踏上了一场为期两天的“穿越”之旅,深入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他们来到位于白杨坪镇洞下槽村的龙赶湖研学实践教育营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亲身感受并传承了匠心精神。

中午,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学生们踏上了前往营地的旅程。经过近两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简单的开营仪式后,学生们便在导师的引领下,分组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在傩戏面具制作活动中,学生们仿佛化身为古代工匠,亲手雕刻着历史的印记。他们学习了傩戏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亲自动手雕刻、上色。他们选择不同的木材作为面具的基材,用刻刀细心雕刻出面具的轮廓和细节,每一刀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色彩缤纷的颜料在他们的巧手下,为面具注入了生命与活力。学子们沉浸在创作的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匠人的专注和执着。

植物拓印活动则让学生们与大自然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他们穿梭在树林间,挑选着各种植物,将叶片和花朵轻轻压在纸上,调配出色彩斑斓的颜料。每一次按压,都是对大自然之美的捕捉与呈现。学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审美力与观察力,更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奥秘。

走进“小小厨房”,学生们化身为小厨师,学习烹饪家常菜和点心。他们学习了如何挑选食材、切菜、烹饪等基本技能,并亲手制作了多道家常菜和家常点心。导师们详细介绍了每道菜的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烹饪技巧,还了解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船模型制作活动则考验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利用木材、胶水等材料,从设计到制作,精心打造出一艘艘精美的船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精确测量、细致打磨,确保船模型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船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晚餐后,学生们期待已久的恩施灯戏表演开始了。恩施灯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美的服饰和生动的表演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演员们身着华服,伴随着悠扬的曲调,将故事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发出赞叹声,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紧接着,篝火晚会拉开了序幕。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学生们与非遗传承人、导师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这次研学之旅的喜悦和收获,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着孩子们甜甜的笑脸,学生们纷纷上台表演节目,欢快的舞蹈、悠扬的歌声、深情的朗诵……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才艺,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6月12日,清晨的阳光洒满营地。随着起床号的悠扬旋律,孩子们迅速醒来。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拆下床铺上的三件套,将其整齐叠好放在床尾。经过有序的早餐后,孩子们按照班级分组,开始了新一天的研学活动。

中午,两天一夜充实而难忘的非遗研学之旅即将落下帷幕。结业仪式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导师们为学生们颁发了象征荣誉与成果的结业证书,并对优秀学生进行了表扬。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也流露着对这片土地和这段时光的不舍。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让恩施市逸夫小学的学生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心精神的可贵。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旅行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传统文化,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责任编辑:赵盛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