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郧西土门镇共筑生态绿色屏障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12 14:47:25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任立柱 黄星栋)守好绿水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近年来,郧西县土门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思维,创新生态治理,从制度、措施、投入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新模式,深入实施山水林田保护与利用工程,走出一条高质量生态保护新路径。

“河长制”治得河水清。

按照“属地管理、就地打捞,科学清运、妥善处理”的原则,土门镇探索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多举措抓好河湖保护,全面提升河湖沿岸生态环境质量。抓实卫生整治,组建由机关干部职工、社区公益工作人员为主要成员的河道保洁队伍,定期清理河道垃圾、疏通堵塞淤泥、集中修剪树木、打捞漂浮物。同时,抓严源头管控,通过安装河道漂浮物拦截网,严控陆源垃圾特别是塑料垃圾、枯枝烂叶等进入相关水域;抓好共同参与,每月开展“护河、爱河、净河”志愿服务活动2至3次,切实提高群众爱河护河意识,同时结合“幸福河湖缔造活动”,大力推进植树造绿,构建沿岸生态景观带,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河湖岸线植绿补绿志愿服务活动3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抓牢巡察整治,强化督查暗访,以辖区河湖岸线整治为重点,结合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梳理,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深入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内“清四乱”常态化、常规化。

“林长制”治得山林绿。

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土门镇以压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为基础,以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为关键,运用两个“坚持”不断推进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坚持植树造林,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植树增绿相结合,加强新造林抚育养护,提高林地管护质量,去年,土门镇完成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增加到63%,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明显提高。坚持压实责任,建立“林长+护林员”管理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充分发挥林长和护林员等距离山头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巡查,扎实推进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等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23年,土门镇获得“湖北省生态乡镇”称号,该镇茅坪村、关帝庙村等12村获得“湖北省生态村”称号,关帝庙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茅坪村、平原村、唐家坪村等7个村先后获得“湖北省森林乡村”称号。

“河长制+林长制”协同联动,治得山水美。

土门镇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充分发挥河道、林区网格化管理作用,让辖区每一条河流都有了自己的河长,每一片生态林区都有了自己的林长,让一河一湖、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实现了河长林长全覆盖。

“一河一林一策”“一河一林一档”,土门镇将始终坚持做好护木护花护水护兽各项工作,确保青山“安好”,绿水“无恙”。接下来,郧西县土门镇将持续把“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压紧压实责任,常态化开展巡河巡林督查,坚决做到守林守河有责、护林护河担责、治林治河尽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

责任编辑:孟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