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嘉鱼文苑】平凡的人生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07 08:36:28

我们仰慕新闻中的英雄,我们宣扬生活中的英雄,殊不知,英雄也出自平凡,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一生在工作中默默无闻地发光发热,即使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也不容易起眼、被人关注。他就是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部长李会军。

年龄48岁的李会军,毕业于西安冶炼学院。他体格健壮,身材挺拔,目光慈和却炯炯有神,让人感觉不刻意、不逢迎、不虚伪、不做作,格外真诚友善。在与他的交谈中,我发现他气质温和、谈吐有礼,但是眼神坚定,见识广泛。他的语言词汇丰富,铿锵坚硬,散发着钢铁的气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掷地有声。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深情:“我是第一批进入金盛兰的,作为一名从建厂到现在的一名老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把自己生产工作经验传帮带给新员工,让他们在生产一线快速掌握生产流程。”正由于有像李会军这样的员工,金盛兰如同一朵盛开的兰花在南嘉大地上芬芳着。

2015年,李会军在人才网上看到高薪招聘冶炼工程师的消息后,虽然家里生活条件很优越,不用东奔西跑就业,但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果断投出简历,投身到金盛兰公司。

当初金盛兰刚刚起步,李会军来报到时,公司的董事长就惜才如金,创造条件,让像李会军这样的精英们大展拳脚。李会军这位来自陕西的汉子,不断钻研,开拓创新,成为了公司难得的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远离故土,面对陌生的地理、生产环境,李会军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管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幸福。”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原料进厂到烧结厂、石灰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能原动力厂,丝丝入扣,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不知有多少个不眠夜,当人们在梦中沉睡,他还在忍受酷热或严寒,挑灯夜战。因为他的高级职称并不是空穴来风,甚至有员工认为他的实际业务能力远远不是高级职称所能涵括的。他的敬业比之业务更令人崇敬。节假日,当人们在娱乐休闲时,他却选择在钢厂与员工们战斗在生产一线。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了让繁杂的工作不因忙碌而打折扣,李会军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事必躬亲,认真做好每件事。

为了赶在国庆节出钢这个目标,他起早贪黑,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都不打马虎眼。有个酷热的夏日,太阳晒得路面滚烫滚烫,炽热的天气持续地考验着他的心绪。冶炼车间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李会军亲自带着工具在车间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解决问题后,他才感觉腹中早已敲起了锣鼓。2018年10月是公司大检修的日子,当炉液检修出现了问题时,李会军带领所有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在各个车间进行大维修,依靠着团队的力量,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让炉火熊熊燃起。

企业管理的方向往往是重中之重,如同建房打地基是关键一步。只有坚定正确的大方向,才能带领一个企业走向强盛。李会军秉承“科技是国家强盛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为准则,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为提高炼钢厂效率,他购置精良装备,提高产能,成倍增效。同时,李会军注重发挥团队优势,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盘活人才,从用人中增效,从而创造了一个钢铁界的行业奇迹:当天出铁,当天出钢。

公司有一批员工都是跟着李会军从陕西来的,背井离乡,平常很少见到自己的妻子,只因心中有一个坚定的意志。李会军是他们中的领头人,也是背井离乡的头一个,他很理解员工们的感受,专门设置了家属休息室,供来嘉鱼探亲的家属们使用。李会军像这样关爱员工的事例还有很多!2016年初秋的一天,天气有些闷热,小雨将落未落,热风缓慢地扑打着窗扇,李会军来到员工宿舍与老乡拉家常。他走到窗前观看天气,发现有一扇纱窗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好,一旦蚊虫飞进来,就会干扰员工们正常休息,于是,他赶紧找来螺丝刀等工具,亲自修理后重新装好。仅这个小小的细节,让身边的工友们感动不已:“有如此细心而稳重的大哥,我们服了!”

李会军以人为本,以厂为家,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心灵欢愉、灵魂提升和事业执着的赞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肖金凤)

——选自嘉鱼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嘉鱼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撰的《花样金盛兰》图书。

责任编辑:陈 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