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企业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精准扶贫中的重要力量。作为民企的优秀代表---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嘉鱼,将精准扶贫上升到主业的高度。它确立“盈利是扶贫的基石、扶贫优于冶炼”的双主业发展模式,在民营企业探索企业社会责任之路上,形成了可造之血。其中,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模式,为创新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提供了示范。
湖北金盛兰公司董事长陈龙官,怀着“办一家企业、养一厂员工、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心愿,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特别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比如,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如何搭桥?怎么做到“精准”呢?聪慧的公司高层毫不含糊地给出了答案:变“输血”为“造血”。
勇于为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在该公司提供的四千六百多个岗位中有67%是嘉鱼本地人。2017年招聘的新员工中,建档立卡的扶贫户就有231人。为了让新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公司对新员工实行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做到能熟悉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个人能力完全符合岗位要求后才能上岗。公司狠抓技能培训,仅2017年,公司就请来华商院、中冶南方的专家教师到公司讲课48次,共培训人员八百多人次,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的技能培训1495人次,让上岗人员既有一技之长,又能牢记安全生产,为企业盈利增收。
善于扶助贫困户“造血”。该公司在白果树村和临江村征收的几千亩土地中有一千多亩是闲置土地。为了让闲置的土地产生经济效益,公司决定对临近村组的扶贫户实行低价承包,让扶贫户在这片闲置土地上搞种植养殖。2017年,仅水产类年收入就在30万元以上。
乐于奉献社会扶贫。该公司不忘社会责任担当,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从侧面扶贫。近3年来,公司累计投入150万元,支持白果树村和临江村建设新农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16年-2018年,陆续投入千余万元,大力支持咸宁市农运会、嘉鱼县环三湖连江马拉松、“邂逅二乔”相亲节、嘉鱼文化乡村旅游节、咸宁温泉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文体活动,繁荣了当地文化经济,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同时,公司制定了“春风助学”规划,实行长期的对口帮扶。为鼓励青少年积极向上,健康成才,公司每年设立10万元的助学资金,帮助4至5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另外,为了帮扶贫困群众,每年捐款20万元扶助白果树村、临江村的老年活动中心的日常开支,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给予了大量的救助。
当下,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作为企业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力求实效,从而扶到根、扶到点、扶到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扶贫过程中,该公司积极处理好“四个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参与扶贫,不依赖政府,主动找市场做规划;企业盈利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采取措施实行双赢;关注企业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企业与新主体的关系,在扶贫过程中同新的主体实行优势互补。该公司本着企业收益就要“为国分忧,为民做事”的宗旨,在精准扶贫的关键3年里,先后投资近千万元支持公益事业,先后安排5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如2018年初,公司投资50万元,支持高铁岭镇75户易地搬迁,完成了“交钥匙工程”。
扶贫路上的一点一滴,都倾注了民营企业的真情奉献。该公司承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步调一致,众志成城,为嘉鱼县实行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为乡村振兴、回报社会而砥砺前行!(作者:任松青)
——选自嘉鱼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嘉鱼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撰的《花样金盛兰》图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