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走进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是在一个云淡风轻的秋日。走进公司党委副书记、办公室副主任蒋利铨的办公室时,明媚的阳光正斜照进他的窗台,照在一盆幽然的兰花上,照在他身着的白色衬衣上,明晃晃的,有一种秋天的静美。室内宽敞、整洁,而且简朴。他正坐在办公桌前,微微地低着头,做着笔记,神情专注。见我进来,连忙起身,微笑着和我握手。他高大、略显瘦削,皮肤白净,一双深邃的眼睛里闪动着睿智的光芒。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认定:这是一个温暖且充满智慧的男人!接下来,我们的采访在一场轻松自如的交谈中进行。
4年前的春天,作为总公司第二批入驻湖北分公司人员,47岁的蒋利铨从福建老家来到了湖北嘉鱼,他想象中的嘉鱼是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可是,现实却多少让他有些失望,他所到的地方不仅偏僻,而且荒凉,用他的话说,“当时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和同事们住的是板房,吃的是粗茶淡饭,在烈日下炙烤,在荒草中打桩,在黑夜里经受蚊虫的叮咬。在许多个寒冷的冬夜,他望着瑟瑟的江水,思念故乡的亲人,心中涌起莫名的惆怅。可是,作为金盛兰的一名建设者,一种神圣的责任与担当,让他义无反顾地扎根在这片土地!在他们流淌的汗水与血水中,金盛兰公司终于初具雏形。“最原始的建设最为艰难,也最为美好!”他感慨的言语中无不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2015年10月,公司正式投产运行,蒋利铨被安排到安保部任职,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这项工作繁杂、琐碎,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博大的胸襟。特别是协调周边征地农民与施工队之间的关系,任务重,压力大。可是,他传奇式的人生经历,让他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也能游刃有余,并与这里的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农村出生的他,1986年师范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后来又到日本留学,留学归来,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干部。“我从小就崇拜村调解员,他们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实在是了不起。”他说,“我好像又回到了从前,从内心里喜欢这份工作。”
“我理解那些失地村民的心情,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顿。”他动情地告诉我。所以在每一次的调解过程中,他都要走村串户,一家一家地去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获取他们的真实诉求,再拿出合理的协调方案,尽最大努力满足村民的要求,让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比如优先安排失地农民进公司工作,比如将沙石运输工程及工地用工等优惠给土地被征用的桃红村村民去做,所以周边村庄的村民特别喜欢他,信任他,对金盛兰公司也满怀信心与期许,而蒋利铨早已“把他乡作故乡”,把这里的村民当作自己的父老乡亲。
有一次,公司施工队在桃红村施工受阻,一位老人开口要200万,否则不迁出。这个补偿数额远远超过标准数,无奈之下,施工队只得停工。蒋利铨找到桃红村的村主任和组长,多次上门做工作,与老人倾心交谈,终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老人与拆迁队之间曾发生过矛盾,拆迁队的一名工人曾对老人粗暴无礼,老人对金盛兰心生芥蒂。蒋主任一面赔礼道歉,找老人的子女做思想工作;一方面从外围解决其他农户的迁出问题,这样一来,老人的房子就成了一座孤岛。终于,一向倔强的老人被蒋主任的真诚所打动,接受了正当的补偿数额,同意迁出。桃红村组长陈国山由衷地佩服蒋主任的耐心和智慧。后来,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高铁镇白果树村王家湾的农户王师傅找到蒋主任,反映他家的鱼塘被金盛兰排出的污水所污染,不能养鱼,要求赔偿。蒋主任明知这是无中生有的事,但他不露声色,找到村委会,以公司名义将鱼塘流转到手,付给王师傅承包费,并出资请王师傅养殖,由金盛兰公司解决销路问题。到了年底,鱼塘共出售成鱼一万多斤。既让王师傅得到了实惠,又为公司解决了棘手的事。王师傅接过蒋主任送给他的利润红包时,既羞愧难当,又万分感激。
公司的同事都说蒋主任是“半个湖北嘉鱼人” 。他笑着回应:算是吧,我越来越喜欢嘉鱼这个地方,喜欢它的民风淳朴,喜欢它的人杰地灵,喜欢它灵秀的山水,更喜欢这里质朴、善良的村民!
2016年7月的某一天,陆溪珍湖大堤出现严重管涌现象,情况危急。高铁镇抗洪抢险指挥部要求金盛兰公司组织人员前去支援。蒋主任接到通知,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召集安保中心的党员、干部20余人,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迅速赶往珍湖。到达珍湖大堤时,但见烈日下的珍湖,白茫茫的一片水域,外堤水位早已超出警戒水位,且高于内堤水位,堤内上千亩的农作物和鱼塘受到严重威胁。大堤上已汇集了两百多名抢险人员,车子不能通行。蒋主任带领突击队队员们,火速步行几里路,赶到增援地点。他顾不上炎炎烈日所带来的疲劳,顾不上个人安危,与队员们一道,运送石块,背沙袋,堵管涌,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来回奔波几十个回合,一干就是整整一天。夕阳西下时,管涌堵住了,珍湖转危为安,蒋主任和他的队员们拖着满身的泥水回到公司,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危险,但我没有片刻的犹豫,也没有片刻的退缩。我不知道我哪来那么大的勇气。”蒋主任回忆起那段抗洪抢险的往事时,依然激动不已。
现在的蒋主任除了负责安保部的工作,还协管公司的党建和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肩上的担子重,常常事务缠身。但周边的村民遇到麻烦事,去找他时,他依然会如从前一样,尽心尽力帮他们解决。因为,他和他们之间早已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谊;因为,他早已将爱的种子撒播在他们的心田,撒播在这片越来越富裕的土地上!
和蒋主任握手道别时,他留给我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党员,理当用心做事,尽职尽责。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希望金盛兰和谐、绿色发展,为嘉鱼经济的腾飞再立新功!”这朴实的话语,像秋天里一枚精致的枫叶书签,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一刻,一缕斜阳正好照着他微笑的脸庞,是那么的温暖、美好!(作者:许爱琼)
——选自嘉鱼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嘉鱼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撰的《花样金盛兰》图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