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通讯员 向能来
阳新,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素有湖北“东南门户”之称。县域面积2783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人,县辖22个镇区,392个行政村。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
阳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201年,西汉始置下雉县,至今2200多年。阳新数易其名,境域多次变迁。自宋朝以来,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和州。兴国州管辖通山、大冶等县,长达536年。1914年定名阳新县,沿用至今。勤劳勇敢的阳新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贤良鸿儒。历史上出现了184位进士。晋代“孟门三杰”、宋代文学家王质、明代文坛“后七子”吴国伦、清代“江南才子”王凤池,国师、翰林编修陈光亨、太平天国状元刘继盛等名留青史。
相传骆宾王隐居终老在阳新。苏东坡客居阳新,留下不少诗文,境内有许多以“东坡”命名的名胜古迹。“阳新布贴”、阳新采茶戏是国家级非遗。阳新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县”。
阳新不仅传统文化渊源流长,绿色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放射出夺目的光彩。阳新是一个“大花园”,青山美景数不胜收。有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的仙岛湖风景区;有网红打卡旅游目的地“天空之城”、“百洞峡”、“地心大峡谷”、“滴水涯”等地标性景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百鸟云集,体现了“百湖之县”的生态魅力。
阳新,是光荣的革命老区,是生长鲜花的沃土。“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这首歌谣就是阳新人民支持革命斗争的生动写照。20万英雄儿女用生命换来了“烈士县”的美誉。
阳新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早在1924年春,阳新县第一个党小组在洋港下畈成立。1925年秋,阳新县第一个党支部在龙港下街成立。1926年夏,阳新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在县城“新新茶楼”召开,成立阳新县委。1927年3月,阳新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二二七惨案”,毛泽东、董必武等亲自督查此案。1928年元月,阳新第一任县委书记罗伟,被处以“五马分尸”酷刑。全国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城市仅有8个,其中就有以阳新抗日将领黄骅命名的“黄骅市”。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就是阳新的志愿军师长胡乾秀。
彭德怀、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阳新领导过革命斗争。1934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说:“湘鄂赣边区阳新县的一些地方,……那里的同志都有进步的工作,同样值得我们大家称赞。”
阳新走出了王平、吕作松等20多位共和国将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阳新县委、县政府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带领老区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胜利,于2019年4月整体脱贫,退出“国贫县”行列。今日之阳新,区位优越、生态秀美、产业雄厚、要素齐全,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倍增、乡村振兴、强县工程建设、流域治理等,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精神文明,百花争艳。阳新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青年尹文杰、荆楚楷模、“拄拐村医”尹传波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群星耀富川”现象。宣传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特色鲜明;社科工作激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社科普及、社科宣讲、社科基地建设等,向纵深推进。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以红色文化的挖掘开发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社科事业繁荣发展,为阳新奋进百强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