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医院多院区“同质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对话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
湖北日报 2024-05-23 16:23:07

通讯员 师少军 涂晓晨 王国宏 孙丽 蔡敏芳 王成 张杰

2002年建成肿瘤中心,2009年兼并神龙医院建成车谷院区,2021年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金银湖院区。二十年风雨历程,武汉协和医院多院区发展涵盖专科扩容型、兼并型以及新建型,多院区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区域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原则,成为中国公立医院新院区建设的引领者。

目前,武汉协和医院“一院四区”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连续3年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A+,在2023年复旦医院排行榜、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武汉协和医院均位列全国第9名,稳居全国医疗队第一方阵;成为中南地区学科最全、人才最多、设备最优、环境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3个分院区高速发展势头强劲。近日,笔者专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请他阐释了近年来协和一院多区发展的思考与经验。

全国引领多院区同质化管理思路

全国医院的多院区模式发展概况如何?

张玉:目前,公立医院多院区模式已经成为发展新趋势。据报道,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有近20个地区102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启了分院建设潮,新增床位数12.8万张,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元。研究显示,目前公立医院多院区建设文献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一体化、同质化、经济运行、文化建设等方面,涉及布局规划的较少。

公立医院分院区成分较为复杂。从院区来源看,包括兼并其他医院、异址新建、毗邻扩容、租借合作等;从兴建动力来看,包括政府指派、医院主动等。这对公立医院统筹规划多院区资源、功能、布局等提出了挑战。早先有部分公立医院建设分院区是出于做大、扩张的冲动,不少也存在盲目追求“开疆扩土”的嫌疑,缺乏对分院区功能布局的前瞻性分析与系统性规划。

您在全国率先提出“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的思路,基于什么考虑?

张玉:同质化不是服务功能的完全统一。事实上,如果分院区是主院区简单的“复制粘贴”,学科设置等具有完全的一致性,那么,同质化就陷入低水平重复,容易导致医疗资源被稀释、摊薄,从而造成院区间内耗。不同模式的选择直接导致分院区发展路径的不同,定位不准容易出现学科布局不合理,从而导致资源的重复配置与浪费,可能导致分院区成为主院区的负担。

这里所说的同质化,更强调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分院区规划和服务功能上,我们更强调因地制宜,强调差异化。差异化一般指分院区在学科设置中与主院区设置差别化,错位布局医疗服务以强化特色优势或者补齐弱势短板。而协同化是在管理同质,差异发展的基础上,各院区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形成的整体效应,是一种更高阶段、更难以达到的理想化状态。

差异化实现院区跨越式发展

肿瘤院区的建设经验有哪些,目前运行情况如何?

张玉:21世纪初,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之首。当时,武汉协和医院肿瘤科仅有10张床位,且主院区面积有限,放疗设备无处安放,发展空间受限。为了应对疾病谱的变化和百姓就医需求,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医院于2002年将肿瘤科外迁扩容,建成肿瘤中心。同时,考虑到肿瘤治疗依赖多学科支撑,分院区选址距主院区仅3.6 km,属于毗邻扩容新建院区。肿瘤中心的目标为国内一流综合性肿瘤专科医院。

我们根据定位遵循专科医院化发展思路,肿瘤中心不断健全专业设置,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配备中南唯一的PET-MR、华中首台射波刀、华中唯一质子刀等顶尖设备。依托主院区的学科优势,肿瘤内科将重点发展7个亚专业16个病区;肿瘤外科重点发展4个亚专业6个病区。目前,肿瘤中心门诊量逾14.1万人次,出院量逾6.7万人次,全省第1的放射治疗量超6000例,系全国综合性医院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获科研项目百余项,包括科研经费逾千万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诸多奖项。根据新的时代需要,我们将把肿瘤院区整体搬到金银湖院区,原有院址重点打造骨科专科医院。

车谷院区建设经验有哪些,目前运行情况如何?

张玉:车谷院区是兼并型院区模式,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是国家级开发区,拥有45.9万人口。但该区域医疗资源匮乏,无三级甲等医院,宜业不宜居。同时,该区域具备合资企业多、外籍人士多的特点,为此医院专门开设全科国际门诊、美籍门诊、法籍门诊、日籍门诊等,满足涉外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为了顺应改革趋势,武汉协和医院彰显大型公立医院使命担当,于2009年兼并原东风公司神龙医院,组建武汉协和医院车谷院区。2010年2月,国家印发《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医院可以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恰逢中央驻汉企业东风公司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实行主辅分离。

车谷院区以“大综合”满足区域群众基本医疗需求、补齐城市新区的卫生短板,以“强专科”根据区域特点打造专科特色。车谷院区是外资企业、外籍人士集聚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打造创伤急救中心,重点发展“院前急救+急诊救治与分流+专科救治”无缝连接的创伤现代急救服务模式,设立3D数字骨科研发中心。同时,打造华中地区首家全科国际门诊,聘请外籍医生3名,服务外籍患者。

车谷院区不仅缓解了开发区50万人口看病就医难题,还成为了武汉西南片区的医疗中心,外埠患者比例从0增长至35.07%。车谷院区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我们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车谷院区三期,以“复旦排行榜”第10位的口腔医学、“复旦排行榜”第5位的整形美容等为重点,补齐区域高端特需医疗服务短板,提升武汉经开区城市功能。

请简要介绍金银湖院区建设经验?

张玉:金银湖院区属于新建型院区,地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无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极为匮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汉协和医院将2个分院区快速转换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收治定点医院,对抗击疫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构建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型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成为共识。因此,金银湖院区获批“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突出感染性疾病诊治。

我们将金银湖院区规划目标确定为“强专科、小综合”的区域医疗中心。设置18个住院科室,涵盖内、外、妇、儿的综合性住院服务。2021年5月17日,金银湖院区一期投用,挂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同时,院区二期正在建设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设有感染病房楼(200床)、平急结合病房楼(800床)、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院区正在建设华中唯一的质子医学中心,将解决现有肿瘤中心发展受空间限制的问题,承接肿瘤中心整体外迁功能,建成以质子放疗为特色的综合性、智慧化医院样板,打造区域医学中心、国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就医需求。

武汉协和医院的“聚同化异”

在你看来,武汉协和医院分院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张玉:我们坚持以差异化为分院办院方向,以“专科医院化、医院专科化”为理念,在分院区集中打造强势学科,让特色学科得到空间上的规模化发展,让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既有效避免了院区间恶性竞争的可能,又促进了院区间的协同互补。公立医院在规划分院区时,要明确分院区和主院区的定位,是全盘复制的同质化路线还是特色布局的差异化路线。

从我们的经验而言,多院区建设与区域整体发展布局相适应,的公立医院单体多院区发展模式已成为趋势,但一拥而上的“赶热潮”容易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现象或局部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加剧。

武汉协和医院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差异化布局道路的正确性,需求导向是前提,分院区要结合区域医疗需求、顺应疾病谱变化;特色发展是方向,主院区保持综合性医院,分院区坚持强专科,探索以重大疾病、重要系统、重点器官为核心的中心化建设模式。

你曾率先提出多院区建设“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理念,具体如何理解?

张玉:“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多院区建设模式,即差异化布局、同质化管理是医院分院区建设的核心之道。各个院区之间的定位要差异化,避免院区间的内卷和内耗,但是各个院区的管理要实现同质化。

关于差异化布局,医院要明确分院区建设的“3个w”,即为什么建、在哪里建、建什么样的。即回答建设原因、建设目标、建设路径3大主要问题,确保医疗资源布局要与区域发展布局相适应。地方政府要履行办医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引导优质资源有序流动、合理布局。同时综合考核交通、人口、疾病谱变化等。

同质化管理则要在三个方面同步:同“制”,即领导机制一体化;同“治”,即治理体系一体化;同“志”,即文化建设一体化。此外,在建设需求、办院方向、科学布局、组织架构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思考。”


责任编辑:万雷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