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年来,保康一中坚持党建引领、党管人才,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校之基、发展之要,在教师招引、培养、使用等方面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有效破解了教师结构性缺编、教师素质不齐、教育质量欠优等一系列难题,为推动县中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创优环境,凝心聚力招人才
保康一中把教师招引与《保康县支持人才发展十条意见》有效对接,营造“政策磁场”,精准引进学历高、专业对口、保康本地或周边县市的优秀人才。组织意向人才提前来校实习,适应学校环境,根据岗位适应情况、招考成绩、考核等综合情况,高效引进精英人才。
用心用情落实编制、安家费、生活补助、人才公寓等待遇,举办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入职仪式,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在思想上关注引导,在生活上关心关爱,在工作上帮带帮扶,真正让引进的教师在保康安家立业、扎根教育。
三年来,通过校园招聘和专项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保康一中新招引一本以上学历教师5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本科211以上大学毕业生26人,研究生学历同比增长50%,极大缓解了保康一中学科教师短缺压力。
创优平台,多措并举育名师
实施学科孵化项目,采取院校合作方式,邀请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和武汉名校的专家教授来校举办讲座,开展问题诊断、主题研修、示范授课,加快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水平。
抓好柔性培育,与襄阳五中、襄阳四中、襄阳六中、致远中学等组成教联体,常态化开展同课异构、交流研讨,与名校联考联研、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学科教研能力。
抓实校内研训,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给教师设擂台、搭舞台、建平台,开展教学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送出去讲、扶上台赛、沉下身读、静下心研等举措,让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加速成长。
通过一系列措施,先后培养了湖北省特级教师1人,隆中名师5人,保康名家3人,县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27人,逐步培育了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
创优载体,党建领航践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保康一中坚持党建领航,引领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动人才在一线淬炼。
践行“四个一线”,即堡垒在一线扎根、理论在一线浸润、队伍在一线锤炼、党员在一线发光,让人才淬火锻炼。抓好“双培三推”,即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把教学骨干推成市县名师、把优秀员工推为学习典型、把德才兼备的党员教师推上管理岗位,让人才成长成才。开展“三层深入”,即深入校园察校情解难题、深入教师访教情促教学、深入学生问学情助成长,让人才乐业奉献。
三年来,学校培养校级干部4人,中层干部11人,教师中300余人次获得县级以上“教学标兵”“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一大批以校为家、勤奋敬业的先进典型。2023年9月,保康一中从全省几千所大中小学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精良的教师团队让办学活力竞相迸发,促进了教育教学多元出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学校” “湖北省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示范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报道。
来源:保康党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