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红庙村位于钟祥市胡集镇北部,版图面积5.6平方公里,焦柳铁路纵贯其境,现有7个村民网格,359户,148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84.66亩,均为水田,属纯农业村。红庙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已于2016年脱贫。目前,村级集体总资产1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8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
立足实际,找准发展定位
红庙村属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宜发展多种农作物种植。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单一,效益低下,村民收入增长缓慢。面对这一现状,村“两委”班子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一致认为,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立足本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以集体经济为纽带,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依托本村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将村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2023年成立洪福水稻合作社,共流转水田650亩,分别发包给2家种田大户。村委会负责协调水电及田间道路,村里按50元/亩分红,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5万元;在农忙时,全村13家家庭农场和2家粮食收购点,直接将车开到田间地头进行收储转运,为村民种植、销售提供便利,户均节省150元。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在废弃厂房基础上,通过改造升级引导企业业主创办标准化养鸭厂,给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8万元。通过上述措施,增加村集体收入共计23.9万元。
盘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市、镇两级经管部门统筹安排,结合红庙村实际情况,成立“三资”清理专班,分2组人员逐组逐湾进行摸排,做到底数清。随后,找有意愿承包的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由村“两委”、村监督委员会及村纪检小组共同商议,统一定价后张榜公开发包。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最终将堰塘3口共65亩,逐口承包到人,增加5.4万元集体收入;清收土地102.5亩,其中39.5亩流失土地,在市资产评估中心挂牌拍卖以10.5万元成交;清收堰塘60余亩,对有灌溉价值的进行清淤护堤后,以每亩100元的价格进行发包,没有灌溉价值的改为水田后,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发包给合作社,集体增收13万元。
多方联动,激活发展动能
2023年,红庙村积极主动联络相关部门,一方面争取了小农水项目、移民项目共5个(修建泵站3处,堰塘清淤3口,机耕道修建2000米,硬化入户水泥路1500米,硬化沟渠1500米);另一方面,驻村工作队申请项目资金80多万元,为红庙村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并扎实开展一系列活动,组织成功人士献爱心,主动捐款捐物。
聚焦民生,补齐短板弱项
随着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2023年红庙村共架设太阳能路灯100余盏,沿主干道栽树2000多棵,入户水泥路全村覆盖,做到了亮化绿化硬化。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基础设施齐全,使老百姓有了极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以来,红庙村积极清收债权,主动化解债务39.5万元;逐步清收债权24.72万元。
(来源:荆门基层党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