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年来,团风县淋山河镇坚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为民办实事为落脚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坚持“五共”理念,激发、带动群众广泛参与,汇集群众力量,共谋共同缔造,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五共理念”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打造服务阵地。按照“一室多用、错时使用”的原则,对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合理化改造,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农家书屋、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将塆组闲置房屋、祠堂礼堂等场所转化利用,改造成红星之家,凝聚塆组党员群众。依托阵地,开展创建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二是优化治理体系。大力推进“党建进塆组”建设,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户”的组织架构,推进党员挂牌联户,每名党员按照地缘相近的原则,联系5-10户普通群众,完善党员干部包村联户工作机制,推动683户党员中心户挂牌,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塆组治理新模式,为“共同缔造”走实走深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以村级塆组为基本治理单元,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和自治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群众纳入到各类群团组织中,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监督委员会和志愿服务队的“五会一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共治,协助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构建群众自治体系。
发动群众参与激发“主人翁意识”
发动群众参与,激发“主人翁意识”。“共同缔造”的核心在“共同”,关键在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
一是坚持与民共谋。定期组织群众召开“群众共商”的党旗下的塆组恳谈会,探索村民“体验官”制度,注重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中邀请普通群众列席参会,提意见、谈想法,共开展党旗下的塆组恳谈会8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实现了“村庄怎么建、村民说了算、产业怎么搞,群众一起干”的治理体系,有效引导群众共谋村级发展,共商民生大事。
二是坚持与民共管。为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出力、人人尽责的长效管护机制,淋山河镇以“因地制宜、按需设岗、人岗相适”的方式,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利用无职党员这一群体,引导党员带头在基层治理、卫生清扫、政策宣传、文明引导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积极作为,贡献力量,实现从“各家自扫门前雪”到“全员上阵齐抓共管”的转变。
三是坚持与民共评。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组织群众对乡村各类事务进行监督评价,村里的工作受群众监督,村里的发展让群众见证,村里的规划听群众意见。例如宋岩村坚持每季度召开“村民评议会”,邀请党员群众代表、老干部等参加会议,开展现场拉练,看产业基地、看项目进度、看环境卫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共享发展成果解锁“幸福生活”
一是强产业支撑。立足淋山河镇本地农业基础设施,以五云山片区和詹家湖两大片区发展为重要抓手,打造现代化农业走廊,在“花果茶”上做文章,生产连片品种,以不同品种的黄桃、规模化的茶叶、技术化“蜂胶”番茄、多样化“谢河辣椒”、基地化水产养殖等特色产品为发展重点,实现特色产业引领乡村转型升级,做强共同缔造支撑,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优环境治理。开展美丽城乡建设行动热潮,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补短板、办示范”的要求,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清洁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发放“抵制违法乱建、共建美好家园”倡仪书3600余份,张贴宣传横幅1500余条,发动群众参与3870人次,坚持美好环境人人共建,推进美好环境与共同缔造相结合。
三是创和谐家园。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走访、排查和化解工作,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818件,并针对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组织村里矛盾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化解矛盾纠纷。鼓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增进邻里关系,定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宣扬文明家风,共创和谐家园。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徐帅 季雪 杜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