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刘畅 通讯员 贺鹏 黎甜
劳模、工匠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宝贵财富。
追古溯今,从名震中华的“汉阳造”到蜚声全国的武船、武钢“武字号”,湖北历来不乏追求极致的匠人,劳模辈出、群星璀璨。
在产业与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弘扬与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结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7日,湖北首个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戴家湖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建成开园,让劳模工匠拥有了自己的阵地“出圈出彩”。
一座宣传“三个精神”的新地标
从湖泊渔场到重工业用地再到都市公园,戴家湖跨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在不同的时期见证了城市建设发展。
戴家湖公园自“九五计划”开始筹建,历经十余年,于2015年劳动节正式开园迎客。公园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2017年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2023年,为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决定》,在湖北省总工会指导下,武汉市总工会与青山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戴家湖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在原戴家湖公园的生态基底上布展升级而成。
公园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共分九大片区,包含三大入口区和大国楷模、荆楚栋梁、江城先锋、匠心筑梦、劳动之光、薪火相传六大主题景区。
“建一座公园,立一座丰碑。要推动更多劳模工匠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让劳模工匠成为全社会最亮的星。”省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劳模工匠文化公园的建成,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今后,戴家湖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将成为集劳模、工匠精神文化传承、公益培训、实践研习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供劳模、工匠、职工朋友们进行众创互动、交流沟通。”武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块传递匠心力量的新阵地
“在这里,感受劳模工匠的荣光、汲取干事创业的力量。”5月7日上午,湖北省40余名劳模、工匠、职工代表受邀参加游园活动。
沿建设十路入口处拾级而上,三座“精神丰碑”映入眼帘,上面铭刻着“三个精神”的具体内涵,与三座丰碑交相辉映的12尊塑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时期全国劳模中的优秀代表,有“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赵占魁,“新中国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
在“大国楷模”国家级劳模展示区,一面墙镌刻下全省1117名荣获全国劳模称号的名字,轻点电子屏,即可查询全国劳模优秀事迹;
在“荆楚栋梁”片区,十片镂空人物剪影,刻画了化工、建筑、医药、电力等十个行业人物的劳动风采,14608名湖北省级劳模的名字,一一刻录其中,如群星闪耀天穹,共同照亮民族复兴的梦想星空。
在“江城先锋”片区,打开的巨幅书本造型,展示武汉市17348名劳动模范名录,寓意着武汉市劳动模范,以教科书般的榜样力量,激励更多普通劳动者建功立业。
在“匠心筑梦”片区,集中展示“工匠人物”的景观组团,其中有大国工匠(含提名人选)7名、荆楚工匠(含10位提名奖)539名、大城工匠227名。
一座座雕塑、一组组物件……记录着劳模的风采,讲述着劳动的故事,彪炳着劳模的精神。
“劳模工匠文化公园的建成,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对劳模工匠的重视,将感恩奋进、努力工作,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为湖北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荆楚工匠、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二部班长刘伟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