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这些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传统艺人也奔劲十足。”日前,湖北省应城市工艺膏雕厂厂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伍柏林对前来宣传政策的税务干部说道。
应城素有“膏都盐海”美誉,占全国优质石膏总储量62%。《湖北通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应城劳动人民就开始了最早的石膏开采,并与民间手工艺相结合,产生膏雕工艺品,距今有400余年的历史。“膏雕工艺品质地细腻,晶莹冰洁,触之凉爽宜人,视之澈明如玉,有‘清热解火’、消除‘内热目赤’之效。”
“膏雕走出民间,走向全国,奔向世界,除了我们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坚守,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伍柏林说,从手工作坊到企业,税务干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让我们受益良多。
“前不久我遇到申报个税问题,他们一听说就上门帮我解决了困惑。”伍柏林说,应城市税务局第一时间派税宣‘e小队’来厂房,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到专项附加扣除,耐心讲解税收政策,手把手教我们逐步操作申报。
“传承非遗文化,匠心和创新一样也不能少。”伍柏林说,学膏雕很苦,工时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好在税务部门利用税惠政策,一路支持,让我们弘扬膏雕技艺和开发膏雕工艺品有了底气。
伍柏林算了一笔账,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标准月销售额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超过部分由3%减按1%减征,加上六税两费减免,一年下来减税10多万元,这相当于国家在给我们发工资。
30余年来,伍柏林潜心研究膏雕技艺,创新出医疗保健类、工艺摆件类、装饰装潢类、器皿类4类膏雕工艺品400余种,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瑞典、比利时等地。
随着互联网兴起,膏雕工艺品走上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膏雕加工厂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网店销售、短视频产品链接等方式,扩大影响面,增强知名度。应城市税务局服务紧跟,辅导数电票开具使用,全方位、多角度、长周期为企业保驾护航。如今,应城膏雕企业已达30多家,产值超千万元。(通讯员 向彦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