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保康50多个村庄走上茶文旅发展路
湖北日报 2024-05-06 17:40:22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宵祎、通讯员张玮、吕明星)今年“五一”假期,保康县官山生态茶源格外热闹。“每天有上千人来体验,30多间民宿爆满。”该景点负责人秦小丽说。

茶叶是保康县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茶叶面积19.6万亩。近年来,保康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当前,保康县共有50多个村庄发展茶文旅,打造了店垭镇格栏坪村、官山生态茶源、香炉山茶旅融合示范基地等一批茶文旅融合示范点,茶叶综合年产值达18亿元。

沿呼北高速往南,距G59高速店垭服务区不足1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格栏坪村。

5月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该村,“村里共举办5届茶文化旅游节,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该村党支部书记徐远存说。

格栏坪村,海拔近千米,四面环山,老龙洞小河穿村而过。虽有种茶基础,但多年前,该村村民零散种植茶叶,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人均收入仅一两千元。

2015年,保康县楚原生茶叶有限公司在格栏坪村成立,投入两条茶叶生产加工线,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尝到甜头后,该村茶叶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到近5000亩,从事茶产业农户占比达80%,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2015年,湖北中奥城投集团落户保康,在格栏坪村开发休闲旅游项目。通过茶文旅融合发展,该村乡村旅游收入过百万元。

在保康县歇马镇香炉山茶园,漫山茶园碧绿连绵,15栋小木屋坐落其间。依托香炉山茶园,歇马镇整合百峰、白竹等周边19个村优势资源,打造集休闲观光、茶叶采摘、农事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的茶旅融合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农户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责任编辑:杨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