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宵祎 通讯员 乔静波 郭良东
5月初,保康县水利水电基建工程队财务人员来到该县市民之家办理社保单位编号关联业务,在税费业务“简事快办”窗口,相关业务被即时受理、即办即结。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襄阳市税务局以改革项目为抓手,创新服务举措,解决市场主体涉税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13个创新项目被列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项目。
“一键报税”为企业省钱3000万元
3月31日,襄阳市会通财务咨询服务公司财务人员登录“蛮有财”代理记账平台,2分钟便填写完一家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点击“一键报税”。
该公司为襄阳93家小微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服务。过去,申报缴税需要登录电子税务局、电子纳税申报表、手工填写财务报表,至少需要20分钟,如今,在“财票链”系统上一键报税,仅需2分钟。“不仅省时省力,还有效规避了差错风险。”公司负责人宋玲说,全年可节约打印费、纸张费等25万元。
“财票链”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先试改革项目,去年8月起,在襄阳高新区等地试点。
襄阳高新区税务局副局长刘军介绍,传统办税模式下,财务系统和税务系统不关联,财务人员需将报表数据在税务系统手工录入。开展试点后,襄阳市税务局、会计局进行合作,在会计综合服务平台内嵌电子凭证公共服务系统(财票链),并与第三方平台“蛮有财”代理记账链接,实现电子数据全流程自动处理。
据介绍,“财票链”平台在襄阳已上线450余家企业,开出了5000多万张数字电子发票,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3000万元。
聚焦优化涉税申报流程,去年,襄阳市税务局推出“票易查”“财票链”、企业所得税“一键确认”等项目,实现从发票开具到会计核算再到税务申报“一条龙”,纳税人申报用时缩短40%。
大数据引来补链企业
4月7日,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条涂装生产线正有序生产,一旁的锻造车间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轮毂百万只。
南漳县共有20余家汽车零配件企业,但汽车轮胎轮毂此前一直是空白,产业链不完整。
去年,主营汽车锻造铝轮毂设计、制造及销售的马蜂(台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考察,有意投资建厂。
“这家企业实力如何,能不能招引过来?”南漳县政府领导提出想法后,当地税务部门立即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该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发展势头强劲,是个可招引的优质企业。同时,南漳县税务局还通过大数据“补链强链”项目搭建了模型:一旦企业落户,可为其在全国寻找优质潜在客户。
经过洽谈,马蜂(台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国被南漳县政府的诚意打动,并对税务部门的服务给予高度肯定。去年6月,该企业正式落户,投资9亿元建厂,成为了南漳县第一家汽车轮毂生产制造企业。
税收大数据增值应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是襄阳市税务局“补链强链”改革项目的重要任务。
去年5月,湖北欧品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积压价值近千万元的智能LED灯,一筹莫展之际,襄阳税务部门通过“补链强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为其寻找到10家合适的下游企业。欧品味公司根据信息主动上门洽谈,与两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成功签单960万元。
截至目前,襄阳市税务部门通过“补链强链”项目,帮助12家企业牵线搭桥,促成订单1.02亿元,帮助29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5300余万元。
信用A级企业同比翻番
4月15日,一辆物流车满载着电子零部件产品,从老河口启悦电子有限公司发出,驶往广东。“多亏了税务部门的信用修复,避免了客户流失。”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高丽说。
该公司是一家电子通讯零部件生产的小微企业,去年进行纳税信用评价时,因财务人员误修改申报表,导致未按规定期限进行纳税申报,造成信用失分,纳税信用从A级降至B级。
几家客户得知后来电询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疑问,有的甚至要求停止合作。
情急之下,高丽向税务部门求助。税务人员发现,这种情况符合可修复的纳税失信行为,立即帮助其恢复至纳税信用A级。
襄阳市税务部门还推出“信用服务大礼包”:在申报结束前,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快讯提醒;评后根据企业自我纠错情况,对提出纳税信用修复申请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
去年3月,刚成立一年的湖北顺广商贸有限公司,收到了税务提醒消息:企业纳税已满12个月,可以申请纳税信用复评。该公司立即申请,信用等级提前由M级升至B级,成功申请1.5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
2023年,襄阳市税务局累计向13346家企业推送纳税信用提醒,帮助507家企业修复纳税信用。目前,该市共有信用A级企业共10291家,同比实现翻番,A级企业占比10.5%,比例居全省第一。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