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物业服务连着千家万户,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物业服务的事项虽小,但件件都牵民心,关系到居民的美好生活、社区的治理水平,一些无物业管理或管理不善的小区,严重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组织部门可以通过党建引领建强党组织,凝聚社区、“双报到”党组织、物业企业、小区居民等群体形成合力,将物业企业打造成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共同解决居民的“关键小事”,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筑牢基层组织“根基”,为高质量服务居民提供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可以看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阵地上的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创建。组织部门要指导物业企业建立党组织、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推进物业企业中的党员和街道、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配强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形成以物业行业党委为“主管”、街道党工委为“主体”、社区党组织为“主抓”、小区居民为“主力”的治理共同体,为更好的服务小区居民提供保障。
以“共同缔造”为抓手,凝聚多方资源力量,为高效率解决难题提供丰厚支撑。“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小区治理关系着民生福祉,涉及环境卫生、文明行为、水暖电等方方面面,并非一人或几人之力能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凝聚多方资源力量共同参与。组织部门要统筹协调“双报到”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小区治理;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企业服务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压实工作责任,倒逼为民服务;司法部门鼓励民警、法官、律师等有专业知识的业主担任业委会成员,参与业委会议事;社区定期联合物业组织举办文娱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不断扩大小区服务“朋友圈”,在关键时刻能够一呼百应。
以“红色物业”为平台,解决居民“疑难杂症”,为高标准赢得信赖提供检验依据。物业企业是服务居民的第一站,小区居民的“大管家”,要充分运用好“红色物业”平台,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志愿服务活动、法治知识宣讲、矛盾纠纷调解和居民事务商议等形式,发挥多方资源力量优势,聚力攻坚克难解决居民家门口的痛点、难点问题,让基层党组织由被动的“服务提供者”变成“群众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由“被安排工作”变成“主动作为”;让小区居民由“服务对象”变成“工作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小区治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
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以“红色驿站”为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优势,统筹多方资源力量协作配合,推动物业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转变,变小区“脏乱差”为“净齐优”,变居民“怨声载道”为“眉开眼笑”“哭诉无门”为“服务上门”,不断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和能力,让“幸福之花”开遍居民心中,实现党建、物业服务和小区治理多频共振。
(作者:王平)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