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掇刀石街道:“夜鹰”义务联防队,绘就社区治理平安画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4-19 20:10:34

老旧小区居多,流动人口居多........这是掇刀区掇刀石街道望兵石社区的实际情况,社区现有62个自建房,常住人口25000余人,社区居委会力量有限,如何治理好社区这个大家庭,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党员凝聚合力  

不断扩大辖区群众的“平安半径”

自社区招募义务巡逻的倡议书发出后,就得到了直管党员闵海锋的响应,并取名“夜鹰”义务联防队。在他的号召下,辖区党员群众热烈拥护,大家用“抢单”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夜幕中,参加义务巡逻的党员群众们身穿荧光黄马甲、肩戴警示灯、手拿橡胶棒,重点在辖区商户、学校路段、夜市摊点、背街小巷等人口密集场所进行巡逻巡查,同时,向夜间经营的店铺和居民讲解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燃气安全等相关知识,俨然成为一支“平安守护”的民间力量。

“我是飞扬新天城小区的党支部副书记,也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党员,现在退休了,总想着要为社会做点什么,这不,党员交流群里发出的倡议我只要有时间就会认领,我觉得我的晚年生活很充实很有意义。”陆晓华欣慰的说道。

不仅是退休党员,很多年轻党员也自发加入“夜鹰”义务联防队中,为社区奉献自己的力量:付玉琼是名壁画师,寒暑假在家时得知社区计划建设美化环境的文化墙,便主动提出帮忙绘图,为小区美化环境;王道佩只要有时间就参与每周五的洁城清扫;徐其利每天坚守在夜鹰义务巡逻中……记得临近过年的一个夜晚,党员闵海锋、付玉琼和居民刘永洪、陈光权等人在南苑小区巡逻时,突然发现楼角处有两个年轻人东张西望,这便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随即采取了盯人的措施。两名年轻人注意到闵海锋他们紧跟后面,便转弯走到了周边楼栋,闵海锋和队员更是肯定了他们的图谋不轨,于是一路跟随。两名年轻人似乎意识到自己无法做些什么,于是从附近的小门一溜烟走了。

在辖区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身着统一服装的“夜鹰”义务联防队队员们活跃在治安防控、义务宣传一线,担当交通秩序巡逻员、安全防范宣传员、情报信息收集员的角色。自去年8月成立队伍以来,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群防群治队伍,党员群众力量已达500余人,累计协助社区及公安机关制止不安全行为500余起,自主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00余件,先后参与社区铲雪除冰、安全排查等突发事件30余次。“夜鹰”无疑已成为助力社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也是全市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居民参与自治 

 助力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真没想到,住了这么久的房子,这房前屋后经过大家一番精心整治,看起来能这么干净整洁。”南苑小区居民们介绍社区变化时,话语里充满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针对社区“三无”小区乱丢垃圾、楼道杂物等不文明的现状,社区以“夜鹰”义务联防队为突破口,强化和引领“三无”小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从队伍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分子,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动手,为社区扮靓小区环境景观,清理卫生死角出工出力。班子成员带头分片包保,以网格化分为小组,责任划分到人,着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发挥辖区党员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共管共治、共建共享,推动社区治理由“管理型”向“自治型”转变。

同时,发动辖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每周五清扫保洁活动,鼓励楼栋长交叉对楼栋开展常态化的评选活动,并通过亮牌公示、积分表彰、优秀评选等活动,引导居民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追“最美楼栋”这颗“星”的追“星”族。居民们在活动中也加深了解,由陌生人变成熟人,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共汇邻里合力  

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安危冷暖”

近年来,“夜鹰”义务联防队在社区的指导下,发挥队员们自身的优势,开展多样化的便民服务。居民有需求,只要一个电话,队员便上门提供暖心服务,修换灯泡、修理小家电,甚至是为居民理发都成了义务联防队的拿手项目。

去年重阳节,“夜鹰”义务联防队带领30名志愿者为辖区百余名中老年人带去精彩文艺节目,还链接义工联为老人们免费提供剪头发、量血压义诊等便民服务;春节前开展走访困难老人献爱心活动,将筹集到的米、油和八宝粥等爱心物资一同送到了20户贫困户、残疾户和孤寡老人家中;在服务弱势群体时,队员们无偿的提供技术,比如为辖区独居老人维修面盆、检修热水器、家电等;通过一次次暖心的便民服务,汇集了邻里的力量,不仅促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形成社区居民互助网络,不断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公益、奉献爱心。

“望兵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琴介绍,“以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靠社区来解决,仅社区20余名工作人员服务2万多名居民力量很有限。自从“夜鹰”义务联防队成立以来,队员们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社区治理各项工作开展得高质高效。”


接下来,望兵石社区将继续推动辖区居民自治组织项目化、组织化、常态化,激活内生能动力,不断擦亮“夜鹰”义务联防队红色名片,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责任编辑:李剑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