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今天(4月18日)
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历经两千多年的日月更替
在沧海变桑田的过程中
荆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虽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我们没法穿行时间感受过去
但可以走进空间,走进古迹
感受千年历史的足音
今天就和文旅君一起
一睹荆州古迹的风采吧!
楚王车马阵景区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楚王车马阵景区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
东南距楚故都纪南城遗址约26公里
距荆州城约34公里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山古墓群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楚王车马阵景区
由主冢、祔冢、车马坑、
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
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
遗迹最丰富、布局最完整的楚国王陵
2006年至2009年,荆州博物馆与荆州文保中心联合组成熊家冢考古队,对部分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同步对车马坑、殉葬墓等现场遗迹进行了本体保护,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楚王车马阵景区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出土文物陈列馆
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分为地上与地下两层
由序厅、地下王国、玉魂国魄、
青铜之光、儿童体验区、弧幕影院组成
陈列馆重点展示在熊家冢遗址出土的
具有楚文化特色的玉器和青铜器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车马阵展厅
展示面积为8200多平方米
通过遗址本体展陈
虚拟现实的多媒体及艺术雕塑
带您沉浸式体验
楚国“千乘之国”的国之威势
走马岭文化遗址公园
走马岭遗址位于
走马岭村与童子岗村的交界处
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址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走马岭
因关羽在此策马扬鞭而得名
而其渊源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
大溪文化晚期或屈家岭文化早期
走马岭史前城址
内城面积约20万平米
加上外城、外围附属人工土岗等
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是中国最早具有内外城、瓮城、
水门等结构的城
可以说走马岭史前城址
奠定了中国城市的基本格局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走马岭城还是目前江汉地区
乃至中国境内发现的
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
其独特的三重古城垣及三道护城河
所组成的多重防御功能体系
在长江流域及国内同时期古城遗址中
极为罕见
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
具有三重城垣结构体系的
新石器时代古城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走马岭遗址出土了
数以万计的陶器、石器及玉器
部分珍贵文物多次赴欧美、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展览
即使是简单罗列一些文物
都距今四五千多年
△来源:石首文旅之声
从左到右分别为
壶形器,距今约5300—4500年
塔形器,距今约5300—4500年
鬹,距今约4500—4300年
在中国浩如烟海
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
走马岭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考古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都是不可小觑的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荆州古城
△来源:荆州新闻网
荆州城墙始于三国时期
关羽驻守荆州所筑土城
约1100年前,用砖重建了城墙
现在所站立的城墙
是在明清时期重建的
是我国穿越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
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墙
有“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之誉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荆州古城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1.28公里,城墙平均高8.83米,城垛4567个,炮台26座,藏兵洞5座,现荆州古城共有9座城门、城楼2座。
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约13000米,宽30-250米,平均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
明代时期建城时
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
城墙整体为条石垒砌基脚
青砖砌筑墙体
采用糯米石灰浆灌缝
因而城墙特别坚固
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
炮台、藏兵洞、复城门
防御体系完备,易守难攻
素有“铁打荆州”之说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值得一提的是
据推测
张九龄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就是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
登荆州古城时写下的
万寿宝塔
万寿宝塔,亦名“接引塔”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宝塔距今有470余年
塔坐北朝南,八面七层
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通高40.76米
因周边受江水长年冲刷
水涨堤高,身高40.76米的宝塔
有7米多的塔身深陷堤面以下
△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据《辽蔚鼎建万寿宝塔记》碑文载:
“此塔系明番第七代辽王朱宪节
遵嫡母毛太妃之命,
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故名。”
除了祈寿,宝塔还有镇锁江流
降服洪魔、保一方平安的寓意
万寿宝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动工,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落成,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维修,道光年间铸铁箍围塔加固,现保存较完好。
塔身内外壁嵌佛龛
现存佛龛坐佛94尊
各种浮雕佛像砖,文字砖
花纹砖共1951块
为该塔的艺术精华
△来源:荆州新闻网(摄影:杨佳庆)
数百年来
万寿宝塔既是荆江两岸
饱经水患的历史见证
又承载寄托了人们
制服江流的美好愿望
是反映长江河床、水文、
地理变迁的重要历史见证
万寿塔所在的万寿园依堤伴水
九曲回肠的荆江之水三面环绕
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
园内清幽淡雅、玲珑精巧
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不失为游人休闲游览的胜地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古迹遗址是人类发展历史上
最直观也最宏大的遗产
以直击人心的方式
对后人讲述着文明的故事
有时间一定要去
这些古迹遗址走一走
走进荆楚历史
去感受时间长河的奔流与涌动
去触摸文明的发展与变迁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