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高永平:看见罗田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4-17 22:31:40

看 见 罗 田


文 / 高永平

图片


走进罗田,一见如故乡。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草长莺飞,是罗田“诗意栖居”最基本的标配。青山碧水、绿树红花、鹤舞晴空,是全域旅游最亮眼的印记。
图片
↑ 凤城新貌 |  摄影:华仁
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在这里,看得见最美罗田。


守住底色:只此青绿,便美了罗田
图片
天行大别,地分南北,这里是钟灵毓秀的大别山。

图片

↑ 罗田天堂寨 |  摄影:阿明

大别山是江淮地理分界的重要标志,因红色鄂豫皖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植入了红色基因,因汇聚南北而孕育出天然绿色物种基因库。罗田地处大别山南麓腹地,是主峰所在地,承接了大别山最厚重、最强大的绿色基因。

绿色,是罗田最生动的底色;生态,是罗田最大的优势!
图片

这里层峦叠嶂,万木葱茏;这里群峰葳蕤,清溪潺潺;这里山如黛,水如玉,天空湛蓝如洗,恰似一幅流动的美妙山水田园画!

只此青绿,便美了罗田。

图片

↑ 薄刀峰  |  来源:罗田文旅号


精心绘色:只此描画,便富了罗田
图片

罗田县委、县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全面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图片
党建引领 · 顶层谋篇

党建引领,全域统筹高规格。成立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指挥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旅游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各大景区成立党工委,各大片区成立联合党委。顶层谋篇,规划设计高起点。全域旅游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出台了多项促进全域旅游的利好政策。以“一盘棋”思想统筹全域旅游创建,以“大服务”思维完善旅游功能配套,以“主产业”理念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图片
重点布局 · 龙头带动

图片

↑ 燕儿谷梅岭的清晨 |  摄影:汪利群

做活山水文章,做强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天堂寨、薄刀峰两个国家4A级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了大别山百里生态画廊、百里风情画廊和百里乡村画廊三条纵贯全县的景观廊道。积极推进骆驼坳镇燕儿谷“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区、九资河镇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白庙河镇外婆桥循环农业示范区等“六大示范区”建设。两大龙头唱响了全域旅游,三条特色画廊链接起旅游的点线面,“六大示范区”拓展了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乡村山野河湖打造成景区,城市休闲广场变为接待四方游客的客厅。

图片
精准着色 · 全域共进

坚守生态底线,推进绿色融合,以更清晰的思路明确全域旅游的定位,以更有力的举措提升全域旅游的温度,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全域旅游的品质。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整合部门资金3.5亿元用于全域旅游发展,旅游公共设施全面提档升级。

图片

来源:罗田全媒体

构建旅游交通网络。高速公路通达核心景区,干线公路四通八达,红色旅游公路、罗九快车道、七娘山旅游公路全部贯通,景区内旅游公路、循环道路完成改造升级,“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已经构建。

图片

来源:罗田全媒体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咨询中心和游客服务点、旅游驿站、旅游厕所配套设施齐备,景区全景导览图和引导、指向、提醒、警示标识设置规范。加速重点景区的标准化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标识标牌、旅游公厕、智慧旅游等服务设施配套,增强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开通了智慧旅游系统,“一部手机游罗田”成为现实。

加强旅游综合治理。旅游指导中心、12315维权服务站、司法调解室、巡回法庭“四位一体”,综合治理“一条龙”,市场监管“一盘棋”,服务体系“一张网”,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组建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维护罗田旅游形象。5年来,全境无安全事故发生,无企业及入境游客被列入诚信黑名单,游客满意度一直高居全省前列。

提升特色民宿档次。全县有旅游宾馆和农家乐1200多家,其中星级以上宾馆12家、农家乐101家,接待床位2.8万张,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着力亮色:只此星光,便点亮罗田
图片


图片
全域皆景·目之所及皆为诗

春看山花烂漫,夏观流云飞渡,秋赏万山红遍,冬踏林海雪原。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罗田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景观通道四通八达,特色街区遍布重点景区,行游罗田,一年四季皆有景,目之所及皆为诗。

图片

↑ 九资河的红叶  | 摄影:方华国
图片
全境皆绿·满眼皆是春锦绣
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丰富的林业资源造就了神奇的天然氧吧,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
图片

↑ 徐凤冲|摄影:李茂

生态环境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旅游”迈入快车道,全县已有1/4的面积成为旅游版图,“景城合一、景镇合一、景村合一”成为全域旅游新构架。住民宿、吃农家饭,做农活、体验低碳生活,康养到罗田,成了都市人的时尚追求。

图片
全业共振·绿色融合旅游兴
“旅游+”拓展了产业空间。绿色农业、林下经济与康养、运动、健身、文创生态产业链已经形成。九资河鸠兹古邑、三里畈温泉康养小镇、胜利红色小镇、河铺农旅小镇、凤山医养小镇等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拔节而出,康养产业不断壮大,户外运动蓬勃开展,“挺进大别山”漂流赛、自行车赛等系列赛事影响广泛。
图片
↑ 梦回鸠兹 |  来源:楚留香

“旅游+”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宾馆饭店、农家乐、特色餐饮街区等业态齐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着力将低碳产业培育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乡村游、自驾游、研学营地游、红色教育游成为旅游新宠。

图片

↑ 苍葭冲 |  摄影:华仁

“旅游+”提升产业文化品位。大别山地区第一部360度全视角风情音乐剧《情恋大别山》惊艳亮相。“农旅”燕儿谷、“文旅”苍葭冲、“林旅”錾字石、“康养”九资河、“一念谷”潘家湾……一跃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网红打卡地。

图片

↑ 錾字石甜柿  |  摄影:王学东

图片
全面叫牌·畅游醉美新罗田
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热情好客服务高品质,全县城镇乡村安逸祥和,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
图片
↑ 潘家湾梯田 | 摄影:郑金荣 
节庆唱响品牌。花朝节、漂流节、板栗节、红叶节、吊锅节,特色节庆活动贯穿一年四季。“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唱响了“罗田吊锅”。
图片

↑ 进士河漂流|摄影:汪利群

文化做强品牌。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吊锅文化、东腔戏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融入罗田元素的电影《青云之梦》和戏曲作品,全方位推介罗田美景美食、大别山民俗风情,为游客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一见如故乡,老家是罗田”,成为罗田文旅融合的亮眼标签。
图片
↑ 天湖秋色 |  摄影:周卫烈

新媒体叫响品牌。适应市场需求,放大新媒体的推介效应,营销平台日渐丰富多彩。在哲人峰、水上红叶等标志性景点进行24小时云端慢直播,真实记录景点四季变化,增强游客远程参与感。“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擦亮了罗田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

图片
↑ 板栗第一县  |  摄影:佚名

央视新闻再次盛赞罗田。

乡村风貌、乡村风情、乡村风物、乡村风味,增添了罗田旅游的底色。
田园小镇、蚕桑小镇、温泉小镇、康养小镇,提振了全域旅游的底气。
图片
拨云尖 | 来源:罗田文联公众号

从绿水青山“蓝图规划”到金山银山“现实画卷”,罗田刷新了绿水青山颜值,全域旅游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路。

罗田,一见如故乡!





作者简介:

图片


高永平,巴河为血脉,大别山为脊梁,文学梦在乡野里生根发芽。从浠水到罗田,从乡村到城镇,从教语文到研究教语文,从读书、教书到写书,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都是梦想绽放的花朵。



(来源:罗田县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李遥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