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茹丹 陈满)近年来,浠水教育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抓公平促普惠、抓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抓党建强根基,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一大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县教育系统焕发出勃勃生机。“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更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浠水县第一中学!
全楚文乡,莲花池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风光雅致,交通便利;这里书香满园,校舍巍然;这里名师荟萃,英才辈出。这里是知识的殿堂,是求学的圣地,是成才的沃土,这里就是,浠水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浠水一中”)。创办于1904年的浠水一中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中,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等先后为其题名题词。1982年秋,学校被湖北省教育厅定为“全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76亩,校舍面积6.63万平方米。校园整体规划成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宿舍区,功能分区明确。整体建筑风格既体现了欧式建筑庄重典雅的美感,又不乏现代建筑简洁明朗的特征。
学校现有79个教学班,在校生4300余人,专任教师32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8人,拥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教师67人。2022年,浠水县委、县政府启动新一中项目建设。新一中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学校综合办学条件,助推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执守“修身立志、育人报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秉承“以学生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热爱学生、精心设计、抓细落小、持之以恒”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校风、“终身学习、言为士则”的教风和“严谨乐学、敏求弘毅”的学风。
红脉相承,薪火相传
浠水一中,作为一所有着120年历史的老校,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弘扬读书报国光荣传统,培育爱党爱国红色情怀。百廿一中,奋发图强。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胡天桃、郭芬、程淑云等一大批热血学子,相继走上革命道路,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伟大洪流之中,成为浠水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抗日中坚力量……
坚持真理、坚定信念、心怀国家、不畏艰难,一中学子自强不息,红色精神温暖流传。在“八一勋章”获得者冷鹏飞、“奔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中科院院士王秋良等知名校友的影响下,浠水一中每年有20多名毕业生踊跃报考军事院校,投身国防事业。学校连续3年被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空军招飞局广州选拔中心授予“招飞工作突出单位”。
高位引领,挺膺担当
莲池党旗红,育人争先锋。浠水一中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积极培育党支部品牌,构建“党建+”品牌集群;不断凝聚发展合力,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相促。
学校现有144名党员,4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支部建在年级组,年级主任任支部书记;党小组建在备课组,备课组长任党小组长。各支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党小组建立健全集体教研和专题学术研讨机制,精心组织“莲池先锋”典型推介交流会。党员教师持续开展“五亮五带五争”创优活动,即党员教师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形象、亮业绩。党员教师干部积极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争当高效课堂的表率;带头抓好一个教研组,争当教学科研的表率;带头管理好一个班级,争当勇挑重担的表率;带头帮扶几名学生,争当爱生如子的表率;带头联系一名教师或职工,争当服务群众的表率。
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奋斗精神。学校全体党员始终如一,精业笃行,在教育教学上创先争优,勇挑大梁,共铸荣光。
深耕汇智,芸聚微光
浠水一中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改革创新作为一种自觉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和新课程改革深度融合。
构建启智润心“三维度”。一是讲好“大思政”,当好“大先生”。校党委成员带头讲党课,上团课,号召所有老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着力培养爱祖国、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好青年。二是活动促活力。秉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励志跑操、主题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爱心捐赠、学科竞赛培优等活动,并将其课程化、系列化、规范化,启迪学生自主发现和发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及能力。三是文化润人心。普及校史校情,激发爱校荣校“源动力”;宣传学习校训,发挥思想理念感召力;传扬校友事迹,鞭策学生逐光奋进求学路。学校还深入推进“清廉校园”建设:一面墙、一块石、一片草、一排树……“清”风弥漫,“廉”韵悠长,潜移默化中涵养师生德行。
建立携手成长“两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导师制、小组合作制,推出“一名导师+一个合作小组+N名学生”的合作学习机制,着力育人方式改革“五个抓实”,践行课堂教学改革“七个再多一点”,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导师”和“优秀学生小组”,并组织经验交流推介。“两项机制”的实施探索,在校园内搭建了良好的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畅通了信息渠道。
多元并举,铸魂育人
浠水一中秉承“以学生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更新办学观念,坚定依法治校,实现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跨越。
学校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统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初中课程两年、高中课程四年的“二四学制”改革,并与一流大学合作,整合高校资源,实施大学先修课程和“英才计划”,开发特色育人平台,实现学生的初高中和大学各阶段的贯通培养。
为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挖掘学生潜力,学校开设了琴棋书画、球类、动漫设计、摄影、象棋、围棋、舞蹈、合唱、陶艺、厨艺、信息技术、志愿服务等40余门特色社团活动课,并将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奥林匹克竞赛等相关课程拆解成模块,遴选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从高一年级开始开展数理化生专项培优,积极搭建线上线下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每月邀请知名高校专家来校举办“莲池论坛”科普讲学活动;每学期组织高一学生参加食堂帮厨、门卫管理、校园平面管理、寝室及教室管理等校内实践活动,高二学生参加县内企业、工厂、乡村等地的校外体验式实践活动;寒暑假,组织学生前往知名高校、科研场所研学旅行;已连续举办8届的“莲池跫音”中华经典诵唱大赛已成为师生活动的品牌。
学校还创设了“情境载体串联线”,扎实开展每日“四操”、每周社团、每月“莲池讲堂”、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真实生活和虚拟现实情境中把立德树人与学科素养紧密结合,打通课堂知识学习和生活情境实践之间的关联,“五育”并举,精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教研强师、科研兴校为导向,如举办中高级教师示范课、同课异构、思政课、微型课大赛等,开展主题大教研、课题研究、评选优质课、共读一本好书、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智慧型和研究型教师。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浠水一中高考成绩连续7年稳步提升,连续5年获得“黄冈市高考质量优秀奖”。2023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600分以上210人,600分人数跻身全省90多所县市区一中系列前10名;本科特控线(传统一本)809人。
屡获殊荣,好评不断。近年来,浠水一中先后获省级“文明校园”“平安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等荣誉称号,并成为清华大学2020、2023年生源中学,以及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30余所全国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莲池香樟路,山水伴学堂。浠水一中将高扬党建旗帜,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