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广填四川”与湖南康氏移居恩施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4-12 14:56:16

恩施老城康明敬故居,后由周氏购买改称周家石门屋。(贺孝贵 摄)

贺孝贵

现居恩施市城区与城郊的康氏家族,原籍湖南省新化县,何以到恩施落地生根,得从“湖广填四川”说起。

“湖广填四川”是指清初四川人口锐减时期,朝廷推行移民政策,大量湖广籍人民迁入四川的历史事件。所谓湖广,源于元朝所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湖广”“湖广省”,辖今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清朝的“湖广”则主要指今湖北与湖南省。因清康熙皇帝移民诏中有“填实四川”之语,故后世将上述地区的人民移居四川称为“湖广填四川”。

恩施历史上曾属四川省。明朝洪武初年,在今恩施地区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与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掌地方军政、民政、刑狱),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才划归湖广都司。《明史·地理志》载:“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元施州属四川行省夔州路),洪武初省,十四年复置,属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十二月属湖广都司。”清初属湖广总督,但建始县仍属四川夔州府,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后设施南府,才将建始划入。故清朝“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的实施,也包括今恩施地区在内。

康氏从湖南到恩施的始迁祖为康世刘,字武仲,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桃茶村,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移居湖北省施南府恩施县城东宋家湾。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去世,葬恩施县城东郊蔡家河。康世刘娶妻米氏,生有4个儿子:仁诺、仁语、仁训、仁详。康世刘到恩施时因米氏生病留在老家,只带4个儿子到恩施,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米氏病逝,葬湖南省新化县桃茶村黄皮溪蛇形山。

康世刘自清乾隆十一年到恩施,至清末,包括本人共9代人,除4个儿子生于湖南,从孙辈起共繁衍7代人于恩施(民国至现在繁衍情况不在本文介绍),其派行为世、仁、兴、光、明、历、代、朝、伦。由于康世刘耕读为本,教子有方,家族内人才辈出,较著名且有作为者有:康仁诺,诰授朝议大夫;康兴廉,诰授朝议大夫,捐资在清江河设义渡,地方官详请旌以匾额;康光心,任施南府同知,继妻夏氏捐资建野猪跳石桥、清江堰松溪义渡两处;康光远,布政司理问,因捐赈济仓设宾兴、助义仓赈给孤贫、修桥治道等义举,钦赐盐运使司同知,赠朝议大夫;康明本,捐修野三河普济桥,钦赐同知;康明理,国学生,候选通判;康明敬:国学生,钦加五品衔江西候补县丞;康明典,武庠生,蓝翎把总;康明伦,钦赐蓝翎同知衔江西候补知县;康明哲,诰授荣禄大夫,晋封光禄大夫,钦赐花翎布政使司衔,记名按察司湖南即用道,奉旨钦派江西江苏湖北协饷粮台奏办处军马步全军翼长,妻夏氏诰封二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继妻王氏封二品夫人;康明信,历署湖南耒阳县、桃源县典史、隆头峡口石门司巡检升用县丞;康明诰,贡生,诰封朝议大夫,四川候补县丞;康明义,贡生,候选训导,江西候补知县,钦加同知衔;康明士,授武德骑尉;康明著,庠生,翰林院孔目、中书科中书;康明政,诰授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詹事府主簿,由贡生举光绪乙亥制科孝廉方正,朝考一等第二名,分发直隶州州同,钦加提举衔,捐修倚角坝石桥;康历昌,贡生,同治年间赈饥修路,设城北红庙义渡一处;康历卿,庠生,钦加盐提举衔,分发湖南即补督粮府;康历升,同知;康历甲,县丞;康历锴,候选巡检;康历铨,蓝翎尽先守备;康历钧,蓝翎把总;康历贤,蓝翎把总;康历诚,蓝翎五品衔候选县丞;康历镛,候选巡检;康历震,蓝翎候选知县,钦加同知衔;康历萃,蓝翎湖广督标都阃府;康历赓,诰封朝议大夫,同知衔特授陕西延安府肤施县知县、安寨县知县;康历藩,钦加同知衔;康历璋,河南候补巡检;康历琨,特授四川宁远府盐源县知县,钦加五品衔署会理州知州;康历元,庠生,光绪甲申年重修土桥坝继志桥;康代恭,国子监典籍;康代宗,贡生,候选训导;康代选,钦加九品衔候补巡检。

上述康氏名人中的康明敬,于清咸丰年间欲推翻清王朝聚众造反被杀,过去一直以为他是民间草莽英雄,其实是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曾为钦加五品衔江西候补县丞,他的举旗造反,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已经十分不满。

责任编辑:邹明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