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昌校校有特色⑧|嘉树小学:“少年武道”武出新特色
湖北日报客户端宜昌教育频道 2024-03-26 11:20:32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秦发    通讯员 刘超

图片
编者按

为持续推动宜昌特色学校构建,高水平打造宜学之城、教育强市。近期,本报联合宜昌市教育局推出《校校有特色》专栏,展示宜昌各地各校特色教育品牌和文化,展现新时代宜昌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将分期推出,以飨读者。


“嘿、哈、嘿、哈……”
2月26日
在伍家岗区嘉树小学
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
由体育组老师和优秀学生代表
带来的武术兵道展示
赢得现场阵阵喝彩


同学们精神饱满,手持兵道剑,两两进行对抗,一招一式都彰显出中华传统武术的磅礴气势。这是该校创新研发武术兵道校本课程后进行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2004年,“少年武道”在原宝塔河小学诞生,秉承“以文化人 以武励志”的办学目标,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武术特色已成为嘉树小学一张靓丽的名片。“在传统武术学习的基础上,学校现在大力发展武术兵道项目,将武术套路演练升级到武术兵道竞技,带领学生走进赛场,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嘉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杜华莉表示。


冠军姐弟崭露头角 








































 校园人人习武蔚然成风


图片

漫步在嘉树小学,屈原雕像、岳飞浮雕、文化墙上随处可见的武术三字经和招式图画……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武术元素和传统文化氛围。每天上午十点的大课间,《小小少年强》的音乐准时在校园响起,随后进行的就是该校的特色课间操“功夫扇”。站在最前列领操的是五年级学生钮腾旭,上一届领操员则是他的姐姐钮正慧。

“这孩子身体素质好,表现也很突出,被挑选进入学校武术队,目前正在进行武术兵道项目的学习。”武术专项体育教师卢大敏介绍,钮腾旭自身的勤奋刻苦练习,加上父母的鼎力支持,小小年纪的他已取得不错成绩。不仅多次获得校级表彰,在市级比赛中也佳绩频频。而引领他走上武术这条学习道路的,正是受姐姐钮正慧影响。

图片
图片

钮正慧从小学习武术,2019年宜昌市第九届武术运动会上,她在太极拳和长拳项目上一举拿下两枚金牌。看着领奖台上闪闪发光的姐姐,钮腾旭眼里满是羡慕和骄傲,随即下定习武的决心,以姐姐为榜样,将来的自己也一定要登上领奖台。随后的两年时间,少年壮志的他苦练武术,不断鞭策自己,很快便实现当初在心里定下的目标。2021年宜昌市第十届武术运动会上,姐弟两携手参赛,钮正慧再次收获一金一铜,而钮腾旭也分别在棍术和少年拳项目取得第二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绩。两人成了校园里赫赫有名的冠军姐弟。

图片

2023年11月8日,嘉小出身的全国举重冠军向术林回到母校,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并送上自己的赠言寄语。作为武术队队员,钮腾旭第一时间拿到向术林的手写签名,还是孩子的他开心极了。他说:“我要认真学习武术,未来能成为一名武术教练,向向术林哥哥一样在更高的赛场拿到冠军。”

图片

在嘉树小学,像钮正慧姐弟这样的优秀武术苗子还有很多。全国举重冠军向术林就因在嘉小从小习武爱上体育。20年间,嘉树小学以“少年武道”为办学特色,引进专业的武术教师,开设“武道”校本课程,创办武娃社团,组建校武术队,实现文化与武术的完美结合。学校先后荣获市“弘扬武术先进单位”、市第九届武术运动会跆拳道交流赛杰出贡献奖、市第十一个“全民健身日”大型群众体育展演优秀奖等。师生在国家、省、市武术比赛中高频次获奖,成绩斐然。

2022年,随着首批“宜昌市每天一节体育课”试点学校工作的开展,教师们也加强学习,每个班主任都变身“体育老师”。一时间,校园里师生共同习武强身之风盛行。

乐学乐练 五育并举 








































 体教融合助力全面成长


图片

2023年,原宝塔河小学正式更名为宜昌市伍家岗区嘉树小学,学校办学理念调整为“传承楚韵根脉,成就生命精彩”。如何将武术文化融入“嘉树”文化发展体系,让“少年武道”焕发新的光彩?借改名为契机,嘉树小学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尝试。

“利用‘大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和学校融合的‘少年武道文化+每日一节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校本武术课程’的体艺健康活动课程,以‘雅、善、志’德育目标,向学子们输送精神养分,力求打造‘嘉容、嘉行、嘉言’,健康、阳光、自信的嘉小娃。逐步实现分开学、综合用,健康、主动、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最终目标。


该校教导处副主任、体育教师李双玲介绍道。


图片

楚韵传承文化,武术传统久唱不衰

每年的12月是嘉树小学固有的传统武术文化月,分“崇文”“尙武”两个板块开展多样德育活动。办读书节、绘制武术小报、开展道德讲堂、举行武术争霸赛、挑战赛、看武术电影……技能赛、文化展交相呼应,师生在武道浸润下共同精进。2023年,学校结合屈原文化举行首届端午文化月,将武术月活动融入其中,表演、竞赛的形式进一步升级,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真正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阳光体育时段,武术技能训练不止

学校严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组织开展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中,学校创编开发的特色课间操《小小少年强》,将“少年中国说”拳术组合动作和“中国功夫扇”相结合,每天在阳光课间操时段全校展演,该操也荣获宜昌市第一届课间操展演三等奖。同时,学校深挖中国传统武术特色,通过系列武术赛事,使学生掌握基本武术套路和科学锻炼方法,让学生在健体强身中浸润中国武术文化。

图片
楚韵社团活动,武术特色不褪

早在“少年武道”设立之初,学校就成立“武娃”社团。其中,武娃双截棍社团在各项大赛中屡创佳绩,2016年曾获评宜昌市优秀学生社团。结合楚韵文化,目前学校利用每周一节体育课时间,由各年级体育教师进行落实。低年段的学生以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训练为主要训练内容,进入中、高年段后,学生将正式成为“武娃”社团的成员,习套路、上器械,进一步走进武术世界,进而走出校园参加各级武术赛事。

一校一品 以武育人 








































 武术兵道项目落地开花


“大课间展演的功夫扇已超过五年,时间长了,学生失去新鲜感,累了疲了。”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克服现有的“少年武道”发展瓶颈,让传统武术项目焕发新生,这是摆在嘉树小学所有体育组老师面前的课题。老师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潜心研究并关注着各方资讯。

2023年,随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兵道项目的大力推广,学校迎来武术发展的新契机。“武术兵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史变迁后成为一种现代竞技武术,顾名思义就是中华武术中以手持兵器为特征的攻防之道,寓武于文,寓文于武,使文武两道相得益彰。”随后,校体育组在摸索探寻中进行了大量资料搜集和学习验证。如果能成功实施推广,这将是嘉小少年武道文化一次新的跨越式发展。


图片

“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武术兵道,让武术回归对抗本质,培育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从而传递‘手中有兵,心中有礼’的文化理念。”2023年下半年,经校体育组反复商讨论证正式向学校提出推广武术兵道竞技运动项目,丰富学校武术文化内涵。学校随即决定先行在武术社团试点,再在全校推广。体育组的老师们迅速行动起来,加快武术兵道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集体学习基本礼仪和动作、采购器材和装备、设置课程计划和推广方案……

2023年年底,由40名从学校各年级挑选的种子选手组建的武术兵道“先行军”,率先承担起学习武术兵道的任务,每周三下午固定时间勤学苦练。截至目前,体育教师、武术兵道“先行军”们通过每周持械训练的加速学习方式,已为今后在全校普及担任“小教练”打好了坚实基础。

图片

“嘉树小学是全市率先推行武术兵道项目的学校,后期学校将采取‘课程+社团+阳光体育锻炼’多管齐下的方式,达成2024年春季学期在全校师生中普及、推广的目标。”卢大敏介绍,通过推行武术兵道让“一校一品”武术特色更加鲜明,接下来将在大课间全面普及武术兵道,通过开展系列武术活动和竞赛,优化学校武术兵道技能评级体系,从而激发学生习武兴趣,强身健体。

“新的一年,体育组的目标不仅是要让武术兵道顺利开展起来,融入社团和课堂教学,还要选拔优秀队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在赛场中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和竞技的快乐。”卢大敏说道。

“武术兵道项目的开展,既增强了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校园氛围注入了新活力。让学生在武术技能和传统文化礼仪的双重熏陶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长杜华莉表示,学校将以武术兵道项目为契机,开启打造“少年武道”办学特色的新时期,学校将在武术文化底蕴中,以武养德,以武励志,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善良明理、身强体健、博学多才、志存高远的中国人,更好地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秦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