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福)近日,随着“就业安置基地”“思想教育基地”“公益活动基地”纷纷在县广宜服饰、博物馆、看守所、鑫思路职业培训学校、锦航职业培训学校等地挂牌建立,标志着县司法局以创新“社区矫正管理局+社区矫正中心+教育帮扶基地”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全力推进。
近年来,远安县司法局以“两不一无”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矫正管理局+社区矫正中心+教育帮扶基地”社区矫正管理新模式,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夯实基地建设筑强管理之“基”,推动社矫对象违规率不断下降,多年来一直保持无脱管漏管、无重新犯罪的成绩,“管帮教”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和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强思提质,筑牢思想之“基”。把红色资源作为矫正教育的“第二课堂”,近年来,组织41名矫正对象通过参观历史、革命和民俗文物展厅,聆听讲解员讲述远安历史,传承优良传统文化。通过与县检察院共建法治教育基地,把法治教育作为矫正教育的“第一课”,发挥“司法+检察”主力军作用,组织社矫对象通过观看法治视频,典型案例教育等,学会珍惜现在,珍惜当下。联合县禁毒大队共建禁毒教育基地,近年来,组织200余名社矫对象通过沉浸式体验,了解禁毒史、毒品常识、毒品危害、毒品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防范毒品犯罪意识。
强训提能,筑牢能力之“基”。联合县人社局共建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培训基地,依托定点培训机构,组织矫正对象免费开展包括叉车、铲车、装载车、电焊工等内容的技能培训,并由学校推荐合适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依托食用菌、柑桔、茶叶、稻米等专业合作社共建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再就业能力较弱的社矫对象根据本人意愿就近到全县“三大”农产品特色合作社开展就业培训。近年来,促进矫正对象发展柑橘、茶叶、稻米产业40余名,帮助矫正对象适应社会,自力更生。与湖北广宜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就业安置基地,对裁缝、修车感兴趣的矫正对象,到广宜服饰跟班组学习缝纫技术等相关技能。
强责提神,筑牢信心之“基”。强化公益活动基地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在村(社区)委会等场所建立公益活动基地,组织社矫对象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集镇环境整治活动,近年来共组织200余名社矫对象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中。通过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益活动,激发了社区矫正对象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使社区矫正对象在公益活动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社会融入度,对提振信心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有助于矫正对象安心矫正,更好的回归和融入社会。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