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保康地名记忆·地名探源⑯】荆山与沮水的探讨(二)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3-18 17:45:21

荆山整个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谷城、南、宜城、当阳均有大片低山丘陵地带。

荆山的范围。荆山是湖北境内较大的山脉。根据地图和《辞海》的标示,荆山属于大巴山余脉。1989 年出版的《辞海》对荆山的记述为:“荆山,在湖北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漳水发源于此。西北至东南走向,主峰聚龙山,在保康县中部,东南谷地宽广,西北巍峨陡峻,富丛林。西周时楚立国于此一带。”这段话基本上将荆山的坐标、范围、地形、走向几个大的概念交代清楚了。此条注解还可以具体些,武当山东南改为南河(含粉青河)以南;汉江西岸改为汉江谷城至钟祥段西岸;还应加上“长江西陵峡至荆州段以北,兴山香溪河以东"这句话;“漳水发源于此”应改为“沮、漳河发源于此”。为了更准确地阐明问题,这里再引用199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湖北省卷),即“荆山,北纬30°53’-31°58’,东经110°56'-112°14’”。对比保康县境的经纬度,北纬 “31°20'一32°06',东经110°45'-111°31’”。可以说,荆山主脉大部分在保康境内。荆山的范围包括:神农架、秭归、钟祥一小部,枝城、荆门、谷城、宜城、襄城县(区)一半,南漳、远安、当阳市的全部,保康、宜昌、兴山、荆门市、市(区)的大部。纵约320里,横约290里,区域总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以上是我们考证荆山的总依据。

荆山的源头。茅山即是荆山山脉的第一座山峰,犹如一个盾牌,挡住巴山来脉,此山便是荆山的起源。荆山山脉从茅山南麓即分为两条主脉,或者说一条主脉一条次主脉。其排列是:第一条主脉从茅山至保康欧店木城垭、千家坪(关山)、歇马九路寨顺延至宜昌、当阳。保康境内最高点关山,海拔2000米,位于保康歇马镇和神农架林区新华乡交界处。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时期地图上,此山被标明为“睢山”,这可能是根据“昔者楚熊丽,始讨在睢山之间”之语而来。第二条主脉即由茅山南麓至莫家垭过黄连垭、唐二垭,上望佛山,过聚龙山,延伸到南漳、荆门,最高点为望佛山,海拔1946米。我们有些典籍(包括《保康县志》)记载有误,一说荆山仅一条主脉,在聚龙山,此说把延伸到宜昌、当阳的那条山脉疏忽了,这使荆山至少减去1/3的面积,而且置重阳于边界之地;一说荆山起源于关山,关山在欧店木城垭以南,距茅山崖的烟灯垭50里开外,况且早就被龙口河峡谷切开,如何能接上大巴山的脉?

荆山的干支。荆山有两条主干脉。根据《保康县志》《保康地名志》和实地勘察,荆山山脉类似大巴山脉,主脉不明显,支脉纵横交错。据1991年版《保康县志》记载,荆山山脉有16个干支,大部分止于保康境内,仅有5个干支延伸到谷城、南漳、兴山、宜昌等地。延伸到谷城和南漳长坪、赵湾的支干从我县龙坪镇的十字冲村向东析出;延伸到荆门的干支在龙坪镇朱砂分为两支;延伸到宜昌、当阳的干支在保康歇马九路寨南侧分为两支。

荆山中的河流。荆山两条主脉的界河就是泪河。沮河的发源地有三处:铺子河,发源于黎店莫家垭和陈家老屋;响铃沟,发源于茅山崖,流程最远,且居中,应为主源头;戴池河,发源于关山千家坪。这三条河在欧店交汇于沮水。荆山的两座山脉一开始就被响铃沟峡谷切割开来,越行越开,从关山到望佛山已相隔30里以上,不可能跨沟越涧连为一体。

荆山有多条内河。其中较大的河流有:保康县境内的清溪河、沮河;谷城县境内的西河、白水河、黄土河;南漳县境内的漳河、蛮河、清凉河:其中漳河发源于保康的冯家岭村;宜昌市夷陵区境内的雾渡河、黄柏河、柏临河;兴山境内的高岚河。高岚河注入香溪河:清溪河、西河、白水河、黄土河注入南河;清凉河注入蛮河;漳河注入沮漳河;清溪河和蛮河均发源于保康黄堡镇的百蜂坪和金竹荒;雾渡河上游的黄马河发源于保康马良镇的西山一带。南河、蛮河注入汉江;香溪河、雾渡河、沮漳河注入长江。荆山从茅山到聚龙山段是长江和汉水的分界线,山南水汇入长江,山北水汇入汉江。从以上河流的归属我们也可以了解荆山的大致轮廓。(杨选成)

责任编辑:尚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