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2024年仙桃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湖北日报客户端仙桃频道 2024-03-14 10:14:2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今年仙桃市教育工作如何揽全局、应变局、破困局、创新局?

3月13日上午,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今年教育工作把脉定向。

以身心健康为重点立德树人

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愿望,是教育人的最大心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功利性是教育“毒瘤”之一。会议透露,将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强化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器储能蓄力。

2024年省教育厅在全省遴选10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仙桃市名列其中。我市以此为契机,引导学校树立科学教育观,深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全力推进“123N工程”,全域启动“学习中心”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体教融合,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保障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锻炼,组织系列体育竞赛活动,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计划,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举办好仙桃市第十三届学生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评选等活动,让学生涵养美好心灵。

用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规范研学活动,优化课程和教育资源,做好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组织开展仙桃市首届数理文化节和小学生思维运动会,持续推进“科技进校园”活动,全面强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开拓学生视野眼界。

组织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系列活动,积极创建健康学校,加快推进中小学卫生(保健)室建设和校医配备,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阳光护苗”项目,强化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鼓励家长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合力培养孩子的好品行、好习惯。

高质量发展满足“上好学”

据介绍,未来10年,我市小学在校生持续下降。未来4年,初中在校生数基本保持不变,高中在校生持续上升。初中和高中将迎来入学高峰期。

会议透露,为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将有序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行动。以“规划五年看十年”的高度,加强学龄人口变化预测,统筹规划布局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健全与学龄人口相适应的学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初中、高中平安渡峰。

乡镇将科学撤并一批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每个乡镇分步建设1-2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实现农村教学点和村小向镇区集中。

城区将持续扩充初中、高中学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整合,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整体提升公共教育服务能力。

同时,全面推进教育资源扩优提质行动。主要实现“六优”目标。

——学前教育要优质普惠。持续推进总园制办学,进一步发挥总园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全市保教水平,提高学前教育“两个占比”。

——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推进教联体建设迭代升级,将城乡义务教育所有学校全部纳入教联体管理,推进教联体覆盖面达到100%,加快教联体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仙桃四中改扩建项目和仙桃三中理想城校区建设,加快化解城区大班额,建设一批新优质学校。深入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打造一批“小而美”乡村温馨校园。

——高中教育要优质特色。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速推进仙桃中学新校区、仙桃八中毛嘴校区建设,加快完成沔城高中改扩建工程,深入挖掘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实施优质高中培育项目,建设一批具有科学、人文、体育、艺术等特色高中和综合高中。

——特殊教育要优质融合。推进校园无障碍设施设备配备和完善,提高残疾学生入学安置、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做好特殊学生关心关爱工作,认真组织送教上门,完善随班就读、家长陪读机制,推进普特融合教育。

——民办教育要优质规范。积极探索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型发展路径,持续巩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模控制成果,不断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引导部分民办学校追求内涵发展、打造精品学校。

——职业教育要达标培优。以“双优校”“达标工程”建设为抓手,推进理工中专做优做强、民办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同时协助启动武汉铁院仙桃校区建设,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

不让教育成为逐利的产业

教育是公益事业,必须坚持公益属性,坚持多予、少取原则,增加服务,减轻负担,不让教育成为逐利的产业。今年教育部门围绕“惠民生”,将做好四项工作。

——强化“双减”攻坚治理。主动推进校内减负增效行动和校外培训治理攻坚行动,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要降低学生考试难度,减轻考试压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课后服务水平、作业设计水平,不允许小学一、二年级组织纸笔考试,不允许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允许发生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治理,联合各部门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落实全流程监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家长教育支出经济负担。

——严厉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联合发改部门对民办学校教育收费进行成本监审,加强营利性民办园收费调控,控制民办教育过高收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规收费问题集中整治,用好线上银行收费模式,严查强制收取服务性收费、自立项目收费、超范围及搭车收费等乱收费问题;严控不合规市场主体进校园,引导学生及家长真正实现自愿自主订购校服、学生饮用奶等收费项目,全面降低学生家长教育成本。

——增加公益暖民服务。落实教育公共服务“一网通办”行动,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网上招生流程,严格落实民办学校“超额摇号”政策,继续保持随迁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不变,做到“教育入学一件事”“教师资格认定”“休学审批”等事项高效办理。

——快速推进仙桃智慧教育建设行动。加快补齐数字化终端配备短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赋能教联体建设,积极打造更多的“名师云上课堂”,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师生。

开展师德师风提升专项行动

去年,市教育局严查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开展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酒驾醉驾等五大专项整治,首次对9人依法作出丧失教师资格处理、撤销1人教师资格。

市教育局将2024年定为“师德师风提升年”,要求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追求真善美,懂得自我反省,强化自我修正,以高尚的人格赢得社会尊崇,办有骨气有担当的教育。今年,师德师风提升专项行动将这样开展——

以学铸魂。健全学校师德师风学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多形式地强化师德师风学习,广泛开展学习体会交流、演讲比赛、文艺节目展演、知识竞赛、案例撰写评选等活动,把师德师风学习活动落到实处。

广树典型。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广泛联动“师生家校社”,选树一批师德典型,通过全省“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2.0”、第40个教师节活动、“好老师故事”系列分享活动等载体,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以查促改。市教育局将坚持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实行师德考核评价“一票否决”,完善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会同检察、司法、公安等部门做好信息共享,严格落实师德问题核查、报告、惩处、通报责任。对在“师德师风提升年”期间的违规行为,将加大对校长和教师的惩处力度。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段毕华 陈敏)

责任编辑:殷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