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聚集人才170余人 取得多项成果 湖北时珍实验室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湖北日报 2024-03-01 18:22:02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熹、通讯员夏静)2月24日,湖北时珍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透露,自2023年8月揭牌以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合作共建等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效。

湖北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刘松林介绍,实验室通过开展兼职双聘、项目聘用制、派驻制等多种方式,组建研究团队20余个,聚集中医药及交叉学科人才170余人。申报的《湖北省老年人体质健康状态和常见慢病治未病研究》获湖北省重大项目立项,在老年治未病筛查、老年病专科标准化建设、中药新品种研发、楚药基因组研究、药材标准与质量控制研究、中药材种植研究、中药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包括组装了国际上首个艾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建成全国最大艾种质资源圃,创制出天麻人工菌棒代料替材生态种植技术模式,建立麻城福白菊“一种二改三调”生态种植模式,创新性提出蕲艾“五改两促”轻简生态种植技术并在全国示范推广,选育了蕲艾蕲青1号、蕲黄1号、蕲黄2号、福白菊2号、福黄菊1号等5个新品种,指导中药材种植带动地方农户大幅增收;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研发的儿茶上清丸等中药一类新药获批上市,研制的“茯苓多糖散”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新兽药注册证书,开发巴蛮虎杜仲雄花茶、克高源固体冲饮等5种大健康功能产品等。

实验室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及企业共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面向共建单位征集了近70项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和设备需求意向,组织召开湖北省中医药产业技术攻关需求讨论会等,谋划推动湖北省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基本建设与平台建设,并积极构建“产业出题、科学论证、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协同创新新机制,着力打造政策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五链融通”的科研创新生态。

据介绍,下一步,湖北时珍实验室将聚焦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确定研究目标,细化研究内容,发布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谋划布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引进培育高水平人才团队,拓展引才渠道,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组建高水平多学科交叉人才团队;强力推进实验室实体建设,完成实验室一期建设;发布湖北省三级中医院老年病专科建设标准,推进全省三级以上中医院老年病科全覆盖及标准化建设;加强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召开全国老年病多学科交叉大会,成立全国老年病联盟,全力建设“创新、团队、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综合性平台。

责任编辑:杨文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