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最忆是洪山|“原字原址”的石牌岭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2-19 10:01:0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邓洲 王峰)石牌岭本为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道境内的一处古老坟山,今天已经被彻底开发,变成了武汉市一个繁华的闹市区。这里不仅有以“石牌”命名的社区,还有以“石牌岭”命名的学校、商店、工厂、旅社……今天的“石牌岭”,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通宵达旦,行人摩肩接踵,与百年前形成天壤之别。

石牌岭的范围,大致东起街道口西缘,南至雄楚大街,西接丁字桥东缘,北至轨道交通2号线。面积约为5平方千米。

石牌岭为什么叫“石牌岭”?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

第一个答案,说是因为当地早年曾有一家刻制墓碑的小作坊,因出售墓用“石碑”而名,后来才转化为“石牌岭”的。过去,由于太偏僻,这里成了乱坟岗。清代中期,在岭西边来了一户石匠,专门为人刻制墓碑,于是就有了“石牌岭”的说法。

第二个答案则是由郑氏后人所提供,“石牌岭”出自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郑家树立的一块“告示牌”。因为有了这个石牌,从此这里多了一个地标,也就形成了这个地名“石牌岭”。

至今,石牌岭仍然保持着“原字原址”。

清朝末年,石牌岭依然荒凉,这里也只有两户茶馆,一户“勤坊”,“勤坊”既开磨坊,又做油面,而且还做麻花、馓子等熟食,人称“三家店”。

虽然这里荒凉,但由于是要道,人们也走出了两条小径,一条在岭南,从“三家店”经陈家湾、龙家湾、周彭村、黄家湾、瓦屋垅、刘家湾可上石牌岭,然后再经涂家岭到武昌十字街;另一条在岭北,从“三家店”经广埠屯、四眼井、街道口、杏花村到宝通禅寺。

2000年末,石牌岭因道路扩建需要砌筑下水道,结果在挖掘中,发现了一片保存完好的东汉古墓群。

武汉市文物部门立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古墓葬10座,其中砖石墓6座,土坑墓4座,出土文物100余件。此次古墓群的发掘中,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科学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武汉城市发展,有较大的价值。因为在武汉市区之内,东汉墓葬尚不多,特别是大规模的砖石墓,更属凤毛麟角。此古墓群的发现,对于研究东汉时期武汉地区的城邑规模等级等,提供了确切的物证。

如今的石牌岭,不仅有亚贸广场和中部战区总医院两大地标,还有武汉科技大学、湖北职业艺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聚集。当然,更能让人记住的是石牌岭的美食一条街。其中,甚至造就了关于武汉人最爱嘬虾子的“北有万松园,南有石牌岭”传说。这里几乎所有汉味小吃应有尽有,从热干面、豆皮、煎饺、面窝、小米粑、烧卖到糊汤粉、蛋酒、牛肉面、牛肉粉、糯米包油条等。

虽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牌岭虽然成为了武汉人眼里的“老街”,正朝着现代商业街转变,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少地方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老武汉的厚重印记。这里的街道、建筑、商铺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使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

这条隐藏在闹市中的巷子,成为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责任编辑:张宾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